易患胶质瘤的人群包括携带特定基因突变(如NF1基因)及有家族史的遗传因素相关人群、儿童青少年和中老年的年龄因素相关人群、长期暴露于致癌环境及有不良生活习惯的生活方式相关人群、有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炎症病史及其他脑部疾病病史的基础病史相关人群
一、遗传因素相关人群
1.携带特定基因突变人群:某些遗传性综合征相关基因突变的人群易患胶质瘤,如神经纤维瘤病1型(NF1)患者,NF1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体内NF1基因发生突变,其患胶质瘤的风险显著高于正常人群。研究显示,NF1患者中胶质瘤的发病概率明显升高,这类人群由于基因层面的缺陷,细胞的生长调控机制出现异常,使得肿瘤发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2.有胶质瘤家族史人群:家族中有直系亲属患胶质瘤的人群,其患病风险相对较高。这是因为遗传易感性在家族中可能传递,家族成员可能携带一些与胶质瘤发病相关的潜在遗传因素,虽然具体的遗传物质传递方式和相关基因尚在进一步研究中,但家族聚集现象提示遗传背景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
二、年龄因素相关人群
1.儿童和青少年:儿童和青少年是胶质瘤的易发人群之一。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胶质瘤占比较大。这可能与儿童时期神经系统处于不断发育阶段,细胞分裂活跃,而一些潜在的致癌因素容易在这个阶段作用于尚未完全成熟的细胞,导致肿瘤发生有关。例如,儿童低级别的胶质瘤相对常见,随着年龄增长,胶质瘤的发病类型等也会有所变化。
2.中老年人群:中老年也是胶质瘤的高发群体。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细胞的衰老和损伤修复能力下降,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更容易发生突变,长期积累的各种致癌因素,如环境中的致癌物质、慢性炎症刺激等,更易诱发胶质瘤的发生。研究发现,中老年人群中高级别胶质瘤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三、生活方式相关人群
1.长期暴露于致癌环境人群:长期处于有致癌物质暴露环境中的人易患胶质瘤。例如,长期接触电离辐射的人群,如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接受过头部放疗的患者等,电离辐射可导致细胞DNA损伤,引发基因突变,增加胶质瘤的发病风险。另外,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多环芳烃、有机溶剂等,也会使患胶质瘤的几率升高。
2.不良生活习惯人群:长期吸烟、酗酒的人群患胶质瘤的风险可能增加。吸烟产生的多种有害物质会进入人体循环,影响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酗酒会损害肝脏等器官的功能,进而影响身体整体的代谢和免疫等功能,使得身体对肿瘤细胞的监控和防御能力下降,从而更容易患上胶质瘤。
四、基础病史相关人群
1.有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炎症病史人群:患有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炎症,如慢性脑膜炎等疾病的人群,由于炎症长期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组织,会导致组织细胞的异常增生和分化,增加胶质瘤的发病可能性。炎症过程中会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这些物质可能会干扰细胞的正常生长调控,促使肿瘤相关基因的激活和表达,进而引发胶质瘤。
2.有其他脑部疾病病史人群:既往有脑部其他疾病,如脑外伤后长期恢复不佳的人群,脑外伤导致脑部组织的损伤和修复过程中,可能会引起细胞的异常变化,增加胶质瘤的发病风险。另外,有脑寄生虫感染病史的人群,在寄生虫感染导致脑部组织损伤修复后,也可能存在细胞恶变的潜在风险,从而容易患上胶质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