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疝是因颅内压增高致脑组织从原解剖位置移位压迫重要神经结构与血管的危急病症常见于颅脑外伤等,小脑幕切迹疝有意识障碍、瞳孔先缩后散等表现及生命体征变化,枕骨大孔疝有剧烈头痛、颈项强直、生命体征紊乱,大脑镰下疝早期症状隐匿后期有对侧下肢轻瘫等,儿童脑疝多由颅脑外伤等引起因颅骨缝未闭延缓症状但进展快需关注囟门等,老年人脑疝继发于脑梗死等因脑萎缩代偿空间大但病情凶险要兼顾基础病,特殊病史人群脑疝复杂需结合既往史制定方案。
一、脑疝的定义
脑疝是因颅内压增高,致使脑组织从原本的解剖位置移位至压力较低区域,进而压迫重要神经结构与血管的危急病症,常见于颅脑外伤、脑出血、颅内肿瘤等引发颅内压急剧升高的情况。
二、脑疝的症状
(一)小脑幕切迹疝
1.意识障碍:患者意识由清醒逐渐转为嗜睡、昏睡,病情进展可至浅昏迷、深昏迷,这是由于疝入的脑组织压迫中脑网状上行激活系统所致。
2.瞳孔改变:早期患侧瞳孔可短暂缩小,随后逐渐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若双侧瞳孔均散大且固定,提示病情已极为危重。
3.运动障碍:初期表现为对侧肢体肌力减弱、肌张力增高,病理征阳性,随着病情加重,可发展为去脑强直发作,系疝入脑组织压迫中脑大脑脚锥体束引起。
4.生命体征变化:早期可出现血压升高、脉搏减慢、呼吸深慢等库欣反应,晚期则生命体征紊乱,最终呼吸、心跳停止。
(二)枕骨大孔疝
1.剧烈头痛:呈进行性加重,伴频繁呕吐,系颅内压增高刺激脑膜及神经所致。
2.颈项强直:患者颈部肌肉紧张,活动受限,因疝入的小脑扁桃体压迫颈神经根及上部颈髓。
3.生命体征紊乱:早期即可出现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呼吸可先表现为减慢,随后出现不规则呼吸甚至骤停,心跳也可随之紊乱,此为枕骨大孔疝压迫延髓生命中枢的典型表现,常为首发且危及生命的症状。
(三)大脑镰下疝
多因一侧大脑半球占位病变导致同侧扣带回经大脑镰下孔疝至对侧,临床上早期症状相对隐匿,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对侧下肢轻瘫、排尿障碍等,系疝入脑组织压迫对侧下肢的皮质脊髓束及排尿中枢所致,但该类型症状相对小脑幕切迹疝和枕骨大孔疝不典型。
三、不同人群脑疝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脑疝多由颅脑外伤、先天性脑积水等引起,因儿童颅骨缝未完全闭合,颅内压增高时颅骨可稍有扩张,延缓脑疝症状出现,但一旦出现脑疝,病情进展往往极为迅速。需密切关注儿童的意识状态、瞳孔变化及囟门情况,囟门膨隆提示颅内压显著增高,是儿童脑疝的重要预警信号,治疗上需紧急降低颅内压,优先采用非药物的降颅压措施,如保持呼吸道通畅、头部抬高体位等。
(二)老年人
老年人脑疝常继发于脑梗死、慢性硬膜下血肿等,因老年人多存在脑萎缩,颅内代偿空间相对较大,但脑疝发生后病情凶险。需格外注意老年人基础疾病对脑疝的影响,如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在处理脑疝时要兼顾基础疾病的控制,降低颅内压时需谨慎,避免因过度降颅压导致脑灌注不足,加重脑损伤。
(三)特殊病史人群
有颅脑手术史、颅内感染史等人群发生脑疝时,病情更为复杂。例如颅脑手术史患者,脑组织粘连等情况增加了脑疝发生的风险,且术后脑组织恢复情况影响颅内压变化,处理时需结合既往病史综合评估,制定个体化的降颅压及脑疝救治方案,同时要警惕术后再出血等并发症引发脑疝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