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结石是沉积于牙面或修复体表面的矿化或正在矿化的菌斑及软垢,由钙盐等无机盐沉积而成,有龈上和龈下之分,会刺激牙龈、导致牙周病、影响美观,不同人群有不同特点及注意事项,儿童需家长帮养成良好习惯,成年人要定期洁牙并保持卫生,老年人要控制基础疾病且定期口腔保健
牙结石的形成过程
1.菌斑的形成:口腔中的细菌会不断黏附在牙齿表面,形成菌斑。菌斑是一种细菌性生物膜,由细菌、唾液中的黏蛋白等物质组成,这是牙结石形成的基础。例如,在牙齿的光滑表面,细菌会以获得性膜为基础开始聚集,逐渐形成菌斑。
2.矿化过程:菌斑中的细菌会代谢食物残渣等产生一些物质,促使唾液中的钙、磷等矿物质逐渐沉积在菌斑上,经过一段时间的钙化,菌斑就会逐渐矿化形成牙结石。一般来说,菌斑形成后,大约1-2天就开始有矿物质沉积,数周后就可能形成肉眼可见的牙结石。
牙结石的分类
1.龈上牙结石:位于牙龈缘以上的牙面上,通常可以直接看到,呈黄白色、黄色甚至是棕褐色,质地相对较硬,它主要是由唾液中的矿物质沉积在菌斑上形成的。例如,长期不注意口腔卫生的人,牙齿表面容易形成龈上牙结石。
2.龈下牙结石:位于牙龈缘以下的牙面,在牙龈沟或牙周袋内,肉眼不易直接看到,需要借助牙周探针等工具才能发现,颜色一般为浅黄、灰黑色或深黑色等,质地比龈上牙结石更硬,它主要是由于龈沟液中的矿物质沉积以及龈上牙结石延伸至龈下等原因形成的。
牙结石对口腔健康的影响
1.刺激牙龈组织:牙结石会不断刺激牙龈,引起牙龈的炎症,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等。长期的牙龈炎症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会导致牙龈萎缩,使牙根暴露。例如,有牙结石的人在刷牙或进食时,容易出现牙龈出血的情况,这是因为牙结石刺激了脆弱的牙龈组织。
2.导致牙周病:牙结石是牙周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它会使牙周组织的防御功能下降,有利于细菌的滋生和繁殖,进而引发牙周炎。牙周炎会导致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最终可能引起牙齿松动甚至脱落。研究表明,患有牙周炎的患者中,多数都存在牙结石。
3.影响口腔美观:牙结石的存在会使牙齿表面不清洁、不光滑,影响牙齿的美观,对于一些注重外貌的人群来说,会造成一定的心理影响。
不同人群牙结石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的口腔卫生习惯如果不佳,也可能形成牙结石。儿童正处于牙齿发育阶段,形成牙结石后,由于他们的口腔组织相对较嫩,更容易受到刺激,家长应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每天早晚刷牙、使用牙线等,预防牙结石的形成。例如,家长可以选择儿童专用的牙膏和牙刷,引导儿童正确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
2.成年人:成年人如果长期吸烟、饮酒、饮食中糖分摄入过多等,会增加牙结石形成的风险。成年人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一般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洁治(洗牙),及时清除牙结石。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正确刷牙、使用漱口水等。比如,吸烟的成年人可以考虑使用有一定清洁功效的漱口水来辅助清洁口腔。
3.老年人:老年人由于口腔自洁能力下降,更容易形成牙结石。而且老年人可能伴有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等,这会影响口腔的健康状况。老年人在预防牙结石方面,除了保持口腔卫生外,还需要控制基础疾病。例如,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滋生,会促进牙结石的形成和牙周病的发展。同时,老年人应定期到口腔科进行口腔保健,及时处理牙结石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