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流产可按孕周分为早期流产(妊娠12周前,多因胚胎染色体异常等,35岁以上等女性风险高)和晚期流产(妊娠12周至不足28周,多与子宫解剖异常、妊娠合并症等有关);按临床类型分为先兆流产(妊娠28周前少量阴道流血等,经治可继续或发展为难免流产)、难免流产(先兆流产基础上流血增多等,需尽早排出胚胎及胎盘组织)、不全流产(妊娠产物部分排出,残留致大出血等,需清宫)、完全流产(妊娠产物全排出,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但需观察)
一、按孕周分类
1.早期流产
发生在妊娠12周以前的自然流产。早期流产中,胚胎多数先死亡,随后发生底蜕膜出血,造成胚胎的绒毛与蜕膜剥离,已剥离的胚胎组织如同异物,引起子宫收缩而被排出。导致早期流产的原因常与胚胎染色体异常有关,约占50%-60%,此外,孕妇内分泌异常(如黄体功能不全等)、生殖器官异常(如子宫畸形等)、免疫功能异常等也可导致早期流产。不同年龄的女性发生早期流产的风险有所不同,一般来说,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35岁以上的女性,胚胎染色体异常的概率增加,早期流产的发生率相对升高;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酗酒的女性早期流产风险可能增加;有子宫畸形病史的女性,早期妊娠时子宫形态异常可能影响胚胎着床及发育,易发生早期流产。
2.晚期流产
发生在妊娠12周至不足28周的自然流产。晚期流产的原因相对复杂,多与子宫解剖异常(如宫颈内口松弛等)、妊娠合并症(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有关。宫颈内口松弛是导致晚期流产较常见的原因,由于宫颈内口机能不全,在妊娠中期,胎儿、胎盘等增大的宫腔内容物的压力使宫颈内口扩张,最终导致胎膜破裂而发生流产。对于有宫颈内口松弛病史的女性,在妊娠前可能需要进行宫颈环扎术等处理;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病情控制不佳时可能影响胎盘血供,导致晚期流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孕妇,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会影响胚胎发育,增加晚期流产的风险。
二、按临床类型分类
1.先兆流产
表现为妊娠28周前出现少量阴道流血,常为暗红色或血性白带,无妊娠物排出,随后出现阵发性下腹痛或腰背痛。妇科检查宫颈口未开,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相符。经休息及治疗后,若阴道流血停止及下腹痛消失,可继续妊娠;若阴道流血量增多或下腹痛加剧,可发展为难免流产。先兆流产的发生可能与胚胎因素、母体因素等有关,胚胎因素如染色体异常是主要原因;母体因素中,孕妇过度紧张、焦虑等精神因素可能导致先兆流产,此时需要孕妇保持心情舒畅,减少精神压力,有利于先兆流产的转归。
2.难免流产
指流产不可避免。在先兆流产基础上,阴道流血量增多,阵发性下腹痛加剧,或出现阴道流液(胎膜破裂)。妇科检查宫颈口已扩张,有时可见胚胎组织或胎囊堵塞于宫颈口内,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基本相符或略小。一旦确诊难免流产,应尽早促使胚胎及胎盘组织完全排出。
3.不全流产
妊娠产物已部分排出体外,尚有部分残留于宫腔内或嵌顿于宫颈口处,影响子宫收缩,导致大量出血,甚至发生休克。妇科检查见宫颈口已扩张,宫颈口有妊娠物堵塞及持续性血液流出,子宫小于停经周数。不全流产一旦确诊,应尽快行清宫术或钳刮术,以清除宫腔内残留组织,防止大出血及感染等并发症。
4.完全流产
妊娠产物已全部排出,阴道流血逐渐停止,腹痛逐渐消失。妇科检查宫颈口已关闭,子宫接近正常大小。完全流产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但需要注意观察阴道流血及子宫复旧情况,部分女性可能需要进行超声检查确认宫腔内无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