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多样,典型症状包括突发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克氏征和布氏征阳性)、不同程度意识障碍;伴随症状有眼部症状(眼底出血、动眼神经麻痹)、精神症状(烦躁不安等)、癫痫发作;特殊情况表现为老年人头痛等不典型,意识和精神症状突出,儿童可能以惊厥首发,长期吸烟酗酒人群病情更严重恢复慢,常锻炼生活规律人群耐受性稍强,有高血压病史者症状更明显、脑血管痉挛风险高,有颅内动脉瘤病史者易再次出血且病情凶险。
一、典型症状
1.头痛:是最常见且突出的症状,突发剧烈头痛,犹如“头要炸开”,多为全头痛,也可起始于某一局部,如后枕部或前额部。疼痛原因是血液刺激脑膜和颅内疼痛敏感结构。头痛可能持续不缓解或进行性加重。
2.呕吐:常呈喷射性,与颅内压升高刺激呕吐中枢有关。频繁呕吐可导致患者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本身身体调节能力较弱,更易出现相关并发症。
3.脑膜刺激征:表现为颈项强直、克氏征和布氏征阳性。颈项强直即颈部僵硬,被动屈颈时阻力增大;克氏征是指患者仰卧,下肢髋、膝关节屈曲成直角,检查者将其小腿伸直,如出现疼痛或阻力,即为阳性;布氏征是指患者仰卧,被动向前屈颈时,双侧髋、膝关节自动屈曲为阳性。这是由于血液刺激脑膜,引起脑膜的炎症反应。
4.意识障碍:程度不一,轻者可表现为嗜睡、昏睡,重者可昏迷。意识障碍的出现与出血的部位、出血量以及是否存在脑血管痉挛等因素有关。老年人发生意识障碍的比例相对较高,因为其脑血管弹性较差,对出血的耐受性低,且常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脑萎缩等,会加重意识障碍的程度。
二、伴随症状
1.眼部症状:可出现眼底出血,表现为视乳头水肿、视网膜出血等。这是因为颅内压升高导致眼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渗出到视网膜下。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动眼神经麻痹,表现为眼球活动障碍、上睑下垂、瞳孔散大等,提示可能存在后交通动脉瘤破裂。
2.精神症状:如烦躁不安、谵妄、幻觉等,可能与大脑皮质受到血液刺激或缺血、缺氧有关。儿童可能表现为哭闹不止、精神萎靡等,难以准确表达自身感受,需要家长仔细观察。
3.癫痫发作:可为全身性发作或部分性发作,发生率约为10%20%。癫痫发作的原因与出血导致的大脑皮质异常放电有关,频繁的癫痫发作会进一步加重脑损伤。
三、特殊情况表现
1.老年人:头痛、脑膜刺激征等表现可能不典型,而意识障碍和精神症状相对较为突出。这是因为老年人痛觉阈值升高,对疼痛的敏感性降低,且脑萎缩使得蛛网膜下腔相对增大,血液对脑膜的刺激相对减轻。同时,老年人常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基础疾病,这些疾病会影响机体对出血的反应和耐受性。
2.儿童:可能以惊厥为首发症状,同时可伴有呕吐、精神萎靡等表现。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头痛等症状可能难以准确描述,家长若发现孩子出现不明原因的惊厥、频繁呕吐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另外,儿童的脑血管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能对其神经系统发育产生更严重的影响。
3.不同生活方式人群:长期吸烟、酗酒的人群,由于血管壁受损、弹性降低,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时病情可能更严重,恢复也相对较慢。而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生活规律的人群,身体机能相对较好,对出血的耐受性可能会稍强一些,但也不能忽视疾病的严重性。
4.有相关病史人群: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血压波动可能会加重出血,头痛、呕吐等症状可能更明显,且发生脑血管痉挛的风险较高。有颅内动脉瘤病史的患者,再次出血的可能性较大,病情往往更凶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