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不做根管治疗会带来多方面严重影响,局部感染可蔓延致面部肿胀、间隙感染甚至全身感染,还会增加牙齿丧失风险,影响咀嚼功能,儿童患者会影响恒牙胚发育,老年患者会加重全身性疾病控制难度且牙齿修复更难。
一、感染扩散与全身影响
1.局部感染蔓延:牙齿如果不做根管治疗,牙髓内部的感染会持续发展。牙髓组织包含神经、血管等,当感染存在时,炎症会向根尖周组织扩散,形成根尖周炎。初期可能表现为根尖部牙龈肿胀、疼痛,随着病情进展,炎症可能进一步扩散,导致面部肿胀,严重时可引起间隙感染,出现张口受限等情况。例如,有研究表明,约30%的根尖周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局部组织肿胀,炎症扩散范围与感染的细菌毒力、宿主的抵抗力等因素有关,一般毒力强的细菌更容易导致感染迅速扩散。
2.全身感染风险:严重的根尖周感染可能引发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乏力等。因为细菌产生的毒素等物质可能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全身性的炎症反应。对于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全身感染的风险更高。有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伴有根尖周感染时,发生菌血症的概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约2倍,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不利于机体对细菌的清除,容易让感染扩散至全身。
二、牙齿丧失风险
1.牙齿结构破坏:根管内的感染会不断破坏牙齿的硬组织,从牙髓开始,逐渐累及牙本质、牙釉质。随着感染的持续,牙齿的强度会逐渐降低,容易发生折断。比如,根管感染导致牙体组织脆弱,在咀嚼过程中,受到较大咬合力时就可能发生牙齿折裂,一旦牙齿折裂严重到无法修复,就可能需要拔除牙齿。
2.邻牙及牙周影响:一颗牙齿因未做根管治疗而丧失功能,可能会影响邻牙的咀嚼受力平衡,导致邻牙受力不均,进而出现邻牙的牙周问题,如邻牙的牙槽骨吸收、牙龈退缩等。长期下去,邻牙也可能因为支持组织的破坏而逐渐松动、丧失。有临床数据显示,约40%的单颗牙缺失患者,其邻牙在5年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牙周组织病变,主要原因就是缺失牙导致的咬合关系改变和邻牙受力异常。
三、对咀嚼功能的影响
1.单侧咀嚼习惯形成:患牙由于疼痛等原因无法正常咀嚼,患者往往会不自觉地使用另一侧牙齿咀嚼,长期如此会形成单侧咀嚼习惯。单侧咀嚼会导致面部左右两侧发育不对称,影响美观,而且还会使单侧的咀嚼肌过度发达,另一侧咀嚼肌废用性萎缩。例如,长期单侧咀嚼的人群,约60%会出现面部左右不对称的情况,同时还可能引起颞下颌关节紊乱,出现关节弹响、疼痛等症状。
2.消化功能受影响:牙齿是咀嚼食物的主要工具,患牙无法正常咀嚼会影响食物的充分粉碎,进而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吸收。未充分咀嚼的食物进入胃肠道后,加重了胃肠道的消化负担,长期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营养吸收不良等问题。有研究表明,长期因牙齿问题导致咀嚼不充分的人群,患胃肠道疾病的概率比咀嚼功能正常的人群高约30%。
四、不同人群的特殊情况
1.儿童患者:儿童的牙齿处于发育阶段,若乳牙未做根管治疗,感染可能影响继承恒牙的牙胚发育,导致恒牙釉质发育不全、牙冠形态异常等。例如,乳磨牙根尖周感染可能波及下方的恒牙胚,使恒牙在萌出时出现颜色改变、牙面不光滑等情况。而且儿童对疼痛的耐受和表达能力有限,家长若忽视乳牙的根管治疗,可能会延误病情,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往往伴有多种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未做根管治疗的牙齿感染可能加重这些全身性疾病的控制难度。例如,根尖周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可能导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增大,不利于血糖的控制;对于高血压患者,炎症刺激可能诱发血压升高,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同时,老年患者的牙齿修复能力相对较弱,牙齿丧失后修复的难度和风险也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