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磨牙原因多样,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口腔因素中,咬合紊乱(如牙齿排列不齐、咬合关系不协调,约60%此类孩子睡眠磨牙)和口腔疾病(龋齿、牙龈炎等刺激口腔神经引发);神经精神因素方面,压力和焦虑(学习生活压力、观看刺激内容致精神紧张,学习压力大的孩子磨牙发生率高30%)、睡眠障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影响睡眠结构触发磨牙);全身因素包含营养不均衡(缺乏维生素D、钙使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胃肠道疾病(蛔虫病、消化不良改变胃肠内环境引发);其他因素有遗传(父母磨牙孩子遗传可能性大,占比15%30%)、不良习惯(白天长时间咬铅笔等致咀嚼肌夜间仍兴奋)。同时温馨提示,家长发现孩子磨牙别紧张,注意口腔卫生与检查,帮压力大的孩子减压,严重或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一、口腔因素
1.咬合紊乱:孩子牙齿排列不整齐,如牙齿拥挤、龅牙等,或是咬合关系不协调,上下牙接触时不能达到良好的平衡,为了调整咬合,咀嚼肌会不自觉地收缩,导致磨牙。研究表明,约60%存在咬合紊乱问题的孩子,在睡眠中有磨牙现象。
2.口腔疾病:龋齿、牙龈炎、牙周炎等口腔疾病,会引起口腔内的疼痛、瘙痒等不适,刺激口腔神经,导致咀嚼肌痉挛,进而引发磨牙。比如,患龋齿的孩子,因牙体组织被破坏,细菌感染累及牙髓,产生疼痛,在睡眠中可能通过磨牙来缓解不适。
二、神经精神因素
1.压力和焦虑:孩子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压力,如考试、与同学相处不愉快等,或是观看恐怖、刺激的电视节目、书籍,都可能导致精神紧张、焦虑。这些不良情绪在睡眠时,大脑神经仍处于兴奋状态,就可能引起咀嚼肌收缩,出现磨牙。据调查,处于较大学习压力环境下的孩子,磨牙发生率比普通孩子高出30%。
2.睡眠障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夜惊等睡眠障碍,会影响孩子正常的睡眠结构,使大脑在睡眠中出现短暂的觉醒,这种觉醒状态可能触发咀嚼肌活动,引发磨牙。例如,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孩子,夜间睡眠时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大脑缺氧,容易引起睡眠紊乱,进而出现磨牙。
三、全身因素
1.营养不均衡:孩子挑食、偏食,导致缺乏维生素D、钙等营养素。维生素D缺乏会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钙是维持神经肌肉正常兴奋性的重要元素,缺乏钙会使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包括咀嚼肌,从而引发磨牙。研究显示,维生素D和钙缺乏的孩子,磨牙发生率明显高于营养均衡的孩子。
2.胃肠道疾病:蛔虫病、消化不良等胃肠道疾病,会使胃肠道内环境发生改变,影响胃肠功能。蛔虫在肠道内寄生,其代谢产物可能刺激肠道神经,通过神经反射导致咀嚼肌收缩;消化不良时,食物在胃肠道内不能充分消化吸收,产生腹胀、腹痛等不适,也可能引发磨牙。
四、其他因素
1.遗传因素:如果父母一方或双方有磨牙的习惯,孩子遗传到磨牙倾向的可能性较大。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磨牙发病机制中占比约15%30%,遗传因素可能影响孩子咀嚼肌的兴奋性和神经调节功能。
2.不良习惯:孩子在白天长时间咬铅笔、嚼口香糖等,会使咀嚼肌持续处于紧张状态,到了夜间睡眠时,咀嚼肌仍保持一定的兴奋性,容易出现磨牙。
温馨提示:
1.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家长需密切关注其日常行为和睡眠状况。如果发现孩子磨牙,应避免过度紧张,以免将焦虑情绪传递给孩子,加重磨牙情况。
2.有磨牙现象的孩子,要注意口腔卫生,防止因磨牙导致牙齿损伤后引发口腔感染。定期带孩子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口腔问题。
3.对于因学习压力大出现磨牙的孩子,家长要帮助其调整学习节奏,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鼓励孩子通过运动、与朋友交流等方式释放压力。
4.若孩子磨牙情况严重,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体重减轻、睡眠质量严重下降等,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