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膜炎膝盖是膝关节滑膜因各种原因损伤或受刺激致炎症反应,病因有创伤、感染、退行性变、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分急性期肿胀疼痛等和慢性期反复疼痛等,分类包括创伤性、感染性、类风湿性,诊断靠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治疗有一般、物理、药物及特殊情况处理,特殊人群中儿童需防过度运动等,老年人要避免加重负担活动等,孕妇需谨慎用药优先非药物干预。
一、定义
滑膜炎膝盖是指膝关节的滑膜组织因各种原因受到损伤或刺激后发生炎症反应的病症,滑膜作为膝关节内的一层薄膜,具有分泌滑液、营养关节软骨等功能,炎症发生时会出现滑膜充血、水肿、渗出增加等病理改变,进而引发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一系列临床表现。
二、病因
1.创伤因素:膝关节受到扭伤、骨折、半月板损伤等创伤时,容易导致滑膜受损引发炎症,常见于运动损伤人群,如运动员在剧烈运动中膝关节突然扭转等情况。
2.感染因素:细菌(如葡萄球菌等)或病毒(如风疹病毒等)感染累及膝关节滑膜,可引起感染性滑膜炎,多有局部红、肿、热、痛伴全身发热等表现。
3.退行性变:中老年人因关节软骨磨损、骨质增生等退行性改变,刺激滑膜产生炎症反应,这是慢性滑膜炎膝盖的常见病因之一。
4.免疫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等免疫性疾病可累及膝关节滑膜,导致滑膜炎症,此类情况常伴有关节外表现,如类风湿关节炎可能出现手足小关节对称性肿胀等。
三、临床表现
1.急性期:膝关节明显肿胀、疼痛,皮温可能升高,活动时疼痛加剧,严重者可出现行走困难,浮髌试验阳性(按压髌骨时有浮动感)。
2.慢性期:膝关节肿胀相对不明显,但有反复疼痛,活动后疼痛加重,可能伴有膝关节僵硬感,长时间不活动后开始活动时感觉膝关节发紧,活动一段时间后稍缓解,但总体活动范围较正常受限。
四、分类
1.创伤性滑膜炎:由膝关节创伤引起,如急性扭伤等导致滑膜损伤发炎。
2.感染性滑膜炎:因细菌或病毒感染膝关节滑膜所致,有明确感染相关表现。
3.类风湿性滑膜炎:与自身免疫性的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滑膜呈现慢性炎症状态并逐渐侵蚀关节结构。
五、诊断方法
1.病史询问:了解膝关节是否有创伤史、感染史、既往免疫性疾病史等。
2.体格检查:检查膝关节肿胀程度、压痛部位、活动受限范围等,进行浮髌试验等特殊体征检查。
3.影像学检查:X线可初步观察膝关节骨质情况,排除骨折等问题;MRI能清晰显示滑膜增厚、关节腔积液等滑膜病变情况。
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判断是否有感染(如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等);血沉、C反应蛋白等指标可反映炎症反应程度,类风湿性滑膜炎患者还可能有类风湿因子阳性等表现。
六、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急性期需休息,减少膝关节活动,必要时可使用支具固定膝关节;慢性期可适当进行康复锻炼,但要避免过度活动加重损伤。
2.物理治疗:急性期可采用冷敷减轻肿胀、疼痛,慢性期可进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
3.药物相关: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仅提及药物名称,不涉及具体服用指导)减轻炎症和疼痛,但需根据个体情况谨慎选择。
4.特殊情况处理:感染性滑膜炎需根据病原菌选择合适抗感染药物;对于严重的关节腔积液,可能需要进行关节腔穿刺抽液等操作。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发生滑膜炎膝盖多与创伤或感染相关,需注意避免过度奔跑、剧烈运动等,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若为感染性需遵循儿科抗感染原则,优先考虑对儿童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案。
2.老年人:老年人常因退行性变引发滑膜炎膝盖
,要注意避免长时间行走、上下楼梯等加重膝关节负担的活动,可适当进行游泳等对膝关节压力较小的运动,日常可佩戴护膝保护膝关节,就医时需告知医生既往关节疾病史等情况。
3.孕妇:孕妇发生滑膜炎膝盖时需谨慎使用药物,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手段,如休息、物理治疗等,就医时要向医生说明妊娠情况,以便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