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病变可引发多种症状,包括颅内压增高相关的头痛(随肿瘤增大进行性加重,儿童表现为频繁哭闹等,成年更易察觉)、喷射性呕吐(典型症状)、视神经乳头水肿(影响视力,儿童家长需留意异常);神经功能缺损的运动障碍(肢体无力、抽搐发作)、感觉障碍(肢体感觉异常,儿童表现不同)、语言障碍(语言中枢受肿瘤影响出现相应障碍);其他局部症状的视力视野改变(肿瘤直接压迫致视力下降等)、内分泌功能紊乱(垂体瘤等可致分泌异常,儿童成人表现不同)、嗅觉障碍(嗅沟脑膜瘤等致嗅觉减退或丧失)。
一、颅内压增高相关症状
1.头痛:是脑肿瘤常见症状之一,多为持续性钝痛或胀痛,随着肿瘤体积增大,颅内压逐渐升高,头痛会进行性加重,尤其在清晨起床时较明显,可能与平卧时颅内静脉回流不畅,颅内压进一步增高有关。不同年龄人群头痛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脑肿瘤患者头痛可能因不能准确表述而表现为频繁哭闹、用手拍打头部等;成年患者头痛相对更易被察觉,但也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2.呕吐:常呈喷射性呕吐,与颅内压增高刺激延髓呕吐中枢有关。呕吐前一般无明显恶心先兆,这是脑肿瘤较为典型的症状之一。对于有头痛、呕吐症状的患者,无论年龄大小,都应引起重视,尤其是儿童,若出现不明原因的喷射性呕吐,需排查脑肿瘤可能。
3.视神经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重要客观体征,表现为视神经乳头充血、边缘模糊不清等。长期颅内压增高导致视神经乳头水肿,可影响视力,早期可能表现为视力模糊、视野缺损等,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无法准确表达视力变化,家长需留意孩子是否有玩耍时撞到东西等异常情况,及时发现视力问题。
二、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1.运动障碍
肢体无力:肿瘤如果压迫或侵犯运动传导通路,可导致相应肢体无力。例如肿瘤位于大脑半球运动区附近,会出现对侧肢体无力,严重时可影响肢体的精细运动和正常活动。不同年龄患者肢体无力表现不同,儿童脑肿瘤患者可能在行走、拿东西等方面出现异常,如行走不稳、拿东西易掉落等;成年患者则可能表现为持物不稳、行走困难等。
抽搐发作:部分脑肿瘤患者会出现癫痫发作,表现为肢体抽搐、意识丧失等。癫痫发作的类型和频率因肿瘤部位、大小等因素而异。对于有癫痫发作的患者,无论年龄,都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尤其是脑肿瘤导致的癫痫。
2.感觉障碍:肿瘤影响感觉传导通路时,可出现相应部位的感觉异常,如肢体麻木、疼痛、感觉减退等。例如顶叶肿瘤可能导致对侧肢体的感觉障碍,患者可能感觉肢体有异常的触感或痛觉改变。不同年龄患者对感觉障碍的感知和表述能力不同,儿童可能通过哭闹、肢体异常动作等表现出感觉异常,需要家长密切观察。
3.语言障碍:若肿瘤位于大脑语言中枢区域,如优势半球额叶、颞叶等,可出现语言障碍。包括运动性失语(能理解他人语言,但自己不能准确表达)、感觉性失语(能表达,但不能理解他人语言)等。成年患者如果突然出现语言表达或理解困难,需考虑脑肿瘤等脑部病变可能,儿童脑肿瘤导致语言障碍相对较少见,但也有发生的可能,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三、其他局部症状
1.视力视野改变:除了视神经乳头水肿导致的视力视野变化外,肿瘤本身对视神经、视交叉等结构的直接压迫也会引起视力下降、视野缺损。例如垂体瘤可压迫视交叉,导致双颞侧偏盲等。不同年龄患者视力视野改变的表现有所不同,儿童垂体瘤相对少见,但如果出现视力下降、视野缺损,也需要考虑相关病变;成年患者垂体瘤相对常见,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排查。
2.内分泌功能紊乱:某些脑肿瘤会影响内分泌功能,如垂体瘤可导致生长激素、泌乳素等分泌异常。儿童垂体瘤可能表现为生长发育异常,如生长过快或过慢、青春期提前或延迟等;成年患者可能出现月经紊乱、泌乳、性功能障碍、肢端肥大等症状。对于出现内分泌功能紊乱相关症状的患者,无论年龄,都需要进行垂体相关检查等以排查脑肿瘤。
3.嗅觉障碍:嗅沟脑膜瘤等可压迫嗅神经,导致嗅觉减退或丧失。患者可能无法正常感知气味,如闻不到花香、饭菜香味等。这种症状相对较少见,但对于有嗅觉改变的患者也需要考虑脑部病变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