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膜炎是关节滑膜受刺激发生炎症反应致滑膜分泌液失调形成关节积液的病变,病因包括创伤性(如关节扭伤等)、感染性(病原体感染)、免疫相关性(自身免疫病累及)、退行性变因素(年龄增长致关节退变刺激),临床表现有关节肿胀疼痛等及不同类型特点,诊断靠体格检查、超声、MRI及实验室检查,治疗有一般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特殊人群中儿童与创伤或感染相关需观察,老年人与退行性变有关要保暖等,孕妇用药需谨慎优先非药物治疗。
一、定义
滑膜炎是指关节滑膜受到刺激后发生炎症反应,导致滑膜分泌液失调,进而形成关节积液的一种关节病变。滑膜作为关节囊的内层结构,具有分泌滑液、润滑关节和营养软骨等功能,当受到创伤、感染、免疫等因素影响时,滑膜的正常功能被打乱,引发炎症。
二、病因分类
(一)创伤性因素
多因关节扭伤、挫伤、骨折等创伤引起,如膝关节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等可刺激滑膜,导致滑膜充血、水肿,引发炎症,常见于运动爱好者或有明确关节外伤史人群。
(二)感染性因素
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关节滑膜所致,如结核杆菌感染可引发结核性滑膜炎,常见于免疫力低下人群或有结核病史者;化脓性细菌感染则多由邻近病灶蔓延或血行播散引起,多见于儿童或免疫力缺陷者。
(三)免疫相关性因素
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滑膜,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机体免疫系统错误攻击滑膜组织,导致慢性炎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病也可能引发关节滑膜炎症,好发于中青年女性。
(四)退行性变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关节软骨退变、骨质增生等退行性改变可刺激滑膜,引发无菌性炎症,常见于中老年人,以膝关节等负重关节多见。
三、临床表现
(一)一般表现
主要有关节肿胀、疼痛、局部温度升高、活动受限等。肿胀程度因病情轻重而异,疼痛可呈钝痛或刺痛,活动时加重。
(二)不同类型特点
创伤性滑膜炎:多有明确外伤史,急性期关节肿胀明显,疼痛剧烈,活动时受限;慢性期肿胀可反复发作,疼痛相对较轻。
感染性滑膜炎:除上述一般表现外,常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等,化脓性感染时关节局部红肿热痛明显。
免疫相关性滑膜炎:除关节症状外,可伴有关节外表现,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可有晨僵、关节畸形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出现皮疹、口腔溃疡等。
四、诊断方法
(一)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视诊观察关节肿胀情况,触诊判断有无压痛、波动感等,还可进行关节活动度检查,评估活动受限程度。
(二)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关节滑膜增厚、积液情况,对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
磁共振成像(MRI):能更准确地评估滑膜病变范围、积液量及周围组织受累情况,尤其适用于复杂关节病变的诊断。
(三)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CRP)、自身抗体检测等,感染性滑膜炎时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免疫相关性滑膜炎可发现自身抗体阳性等异常指标。
五、治疗原则
(一)一般治疗
急性期需休息,减少关节活动,必要时进行关节制动;慢性期可适当进行关节功能锻炼,促进恢复。
(二)物理治疗
急性期可采用冷敷减轻肿胀、疼痛,慢性期可选择热敷、超短波、红外线照射等物理疗法,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退。
(三)药物治疗
根据病因选择相应药物,如感染性滑膜炎需使用抗感染药物;免疫相关性滑膜炎可应用免疫抑制剂等,但仅提及药物名称,不涉及具体服用指导。
(四)手术治疗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滑膜增生明显或存在关节畸形等情况,可考虑行滑膜切除术等手术治疗。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滑膜炎多与创伤或感染相关,如膝关节暂时性滑膜炎常见于3-10岁儿童,应避免过度活动,家长需密切观察关节症状变化,若出现持续疼痛、肿胀加重等情况及时就医。
(二)老年人
老年人滑膜炎常与退行性变有关,需注意关节保暖,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或负重,可适当进行低强度关节锻炼(如游泳、平地慢走),同时关注全身健康状况,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对关节的影响。
(三)孕妇
孕妇患滑膜炎时,用药需谨慎,优先考虑非药物治疗方法,如物理治疗等,若需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同时注意休息,避免关节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