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有关节症状和关节外症状,关节症状包括多数患者的晨僵(晨起关节僵硬活动受限超1小时,病情活动期明显,与炎症程度相关,受年龄、激素、生活方式等影响)、最早出现的对称性多关节疼痛肿胀(疼痛程度不一,肿胀因关节炎症致滑膜充血水肿积液等);关节外症状有部分患者的低到中度发热(因体内炎症反应,需与儿童感染性发热等鉴别)、全身乏力(与体内慢性炎症状态有关,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影响)、部分患者皮下的类风湿结节(较特异皮肤表现,提示病情活动期,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影响,发现新结节需调整治疗)。
一、关节症状
1.晨僵:多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会出现晨僵现象,表现为早晨起床后关节部位僵硬、活动受限,一般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且持续时间与炎症的严重程度相关。这种晨僵在病情活动期较为明显,是因为夜间睡眠时关节局部炎症导致滑膜增生、关节腔积液等,使得晨起时关节活动不灵活,随着活动的进行,症状会逐渐缓解,但病情复发时又会再次出现。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因关节退变等因素,晨僵表现可能有所不同,但类风湿关节炎导致的晨僵有其自身炎症性疾病的特点。女性患者在月经周期等激素变化时,可能会影响晨僵的程度,一般激素水平波动可能加重晨僵症状。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关节过度使用的人群,本身关节基础可能有一定改变,但类风湿关节炎导致的晨僵是炎症性的,与普通劳损导致的晨起不适不同,后者多为短暂轻微且活动后迅速缓解。有类风湿关节炎病史的患者,晨僵是病情活动的重要监测指标之一。
2.关节疼痛与肿胀:疼痛通常是最早出现的症状之一,多呈对称性,可累及多个关节,如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等。疼痛程度不一,有的患者表现为隐痛,有的则为明显的胀痛或刺痛。肿胀是由于关节炎症导致滑膜充血、水肿,关节腔积液引起的,受累关节会出现肿胀、压痛,皮肤温度可能升高。年龄较小的患者患类风湿关节炎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病,关节疼痛肿胀的表现与成人相似,需及时诊断。男性患者患类风湿关节炎的比例相对女性稍低,但一旦发病,关节疼痛肿胀的特点相同。生活方式中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环境的人群,患类风湿关节炎的风险增加,且关节疼痛肿胀可能更明显,因为寒冷潮湿环境容易诱发关节炎症反应。有类风湿关节炎家族史的人群,在出现关节疼痛肿胀时更应警惕该病,需及时就医检查。
二、关节外症状
1.发热:部分患者会出现低到中度发热,一般为低热,体温多在37.5℃-38.5℃之间,少数患者可出现高热。发热是由于体内炎症反应导致的,当关节局部炎症刺激免疫系统时,会释放炎性介质,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从而出现发热症状。年龄较小的患者发热时需注意与其他感染性疾病鉴别,因为儿童类风湿关节炎有时容易被误诊为感染性发热。女性患者在发热时需关注是否与月经周期、激素变化等有关,同时结合关节症状综合判断。生活方式中经常熬夜、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容易在患类风湿关节炎时出现发热等全身炎症反应。有类风湿关节炎病史且近期出现发热的患者,要警惕病情活动或合并感染等情况。
2.乏力: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没有精神,这种乏力并非单纯由体力活动引起,而是与体内慢性炎症状态有关。炎症反应会消耗机体能量,影响代谢功能,从而导致患者出现乏力感。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本身存在一些基础疾病导致乏力,但类风湿关节炎引起的乏力有其特异性,与关节炎症相关。男性患者出现乏力时也需考虑类风湿关节炎的可能,结合关节症状进行排查。生活方式中长期过度劳累、精神压力大的人群,患类风湿关节炎时乏力症状可能更明显,因为这些因素会进一步削弱机体的抵抗力,加重炎症反应带来的不适。有类风湿关节炎病史且出现乏力加重的患者,要评估病情是否有变化。
3.类风湿结节:部分患者可在关节隆突部及受压部位皮下出现类风湿结节,如肘关节鹰嘴突附近、手指伸侧等部位。结节大小不一,质地较硬,无压痛或轻压痛。类风湿结节是类风湿关节炎较特异的皮肤表现,其形成与体内免疫复合物沉积有关,提示病情处于活动期。年龄较小的患者出现类风湿结节相对少见,但一旦出现需高度重视。女性患者出现类风湿结节时,要关注自身激素水平对结节形成的影响,以及结节对关节功能的潜在影响。生活方式中吸烟的人群患类风湿关节炎并出现类风湿结节的风险可能增加,因为吸烟会影响免疫系统功能,加重炎症反应。有类风湿关节炎病史且发现新的类风湿结节的患者,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控制病情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