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出血的原因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及其他原因。生理性原因主要是女性正常月经;病理性原因包括妊娠相关疾病(如先兆流产、异位妊娠、胎盘异常等)、生殖系统炎症(如阴道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等)、生殖系统肿瘤(如子宫肌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内分泌失调(如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损伤及异物(如外伤、异物残留等);其他原因有全身性疾病等,不同原因有不同表现及特点。
一、生理性原因
1.月经:女性正常的月经周期中会出现阴道出血情况,一般持续3-7天,经量约30-50毫升,这是由于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引起,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与女性体内激素变化相关,不同年龄段女性月经情况会有差异,青春期女性月经初潮后可能存在月经周期不规律等情况,多会逐渐建立规律。
二、病理性原因
1.妊娠相关疾病
先兆流产:多见于怀孕早期,由于胚胎染色体异常、母体内分泌异常(如黄体功能不全等)、免疫因素等导致,表现为阴道少量出血,可伴有下腹隐痛。超声检查可见孕囊,胚胎有存活可能,需进行保胎等处理,不同孕周处理方式有差异,孕早期需关注胚胎发育情况。
异位妊娠: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最常见于输卵管妊娠。典型症状为停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量少,呈点滴状,色暗红或深褐,常伴有下腹隐痛或酸胀感。若发生输卵管妊娠破裂,会出现剧烈腹痛、大量腹腔内出血,甚至休克,超声检查可协助诊断,对于有停经史且阴道出血的女性需高度警惕。
胎盘异常:如前置胎盘,多发生于妊娠晚期,表现为无诱因、无痛性反复阴道出血。根据胎盘下缘与宫颈内口的关系分为完全性前置胎盘、部分性前置胎盘和边缘性前置胎盘,完全性前置胎盘出血时间早、量多,可危及母儿生命;胎盘早剥是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表现为阴道出血,常伴有腹痛,严重时出现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超声检查及临床表现可辅助诊断。
2.生殖系统炎症
阴道炎:如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等,阴道黏膜充血,可能出现少量阴道出血,同时伴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异味、外阴瘙痒等症状。不同类型阴道炎病原体不同,滴虫性阴道炎由阴道毛滴虫引起,霉菌性阴道炎多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可通过阴道分泌物检查明确诊断,各年龄段女性均可发病,不注意个人卫生等生活方式易诱发。
宫颈炎:急性宫颈炎可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黏液脓性,阴道不规则出血或性交后出血;慢性宫颈炎可表现为宫颈糜烂样改变、宫颈息肉等,宫颈息肉可引起接触性出血等。宫颈炎症多由病原体感染引起,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性生活活跃的女性易患。
子宫内膜炎:多发生于产后、流产后或宫腔操作后,子宫内膜充血、水肿,严重时可有坏死,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伴有下腹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且有异味等,老年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低,局部抵抗力弱,也易发生子宫内膜炎导致阴道出血。
3.生殖系统肿瘤
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黏膜下子宫肌瘤可引起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及不规则阴道出血,肌壁间肌瘤较大时也可影响子宫收缩导致阴道出血。多见于30-50岁女性,其发生与雌激素水平相关,随着年龄增长,发病风险可能增加,可通过超声检查等明确诊断。
宫颈癌:早期多为接触性出血,如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阴道出血,晚期可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还伴有阴道排液,有腥臭味等。好发于有性生活的女性,尤其是性生活过早、多个性伴侣、吸烟等高危因素的女性,通过宫颈细胞学检查、HPV检测及阴道镜活检可确诊。
子宫内膜癌:多见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主要表现为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量一般不多,未绝经者可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紊乱。其发生与雌激素长期刺激、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相关,超声检查、子宫内膜活检等可协助诊断。
4.内分泌失调
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见于青春期和围绝经期女性,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功能紊乱,导致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出现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经量不定或增多,甚至大量出血。青春期女性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尚未完全成熟,围绝经期女性由于卵巢功能衰退,均易出现内分泌失调导致阴道出血。
多囊卵巢综合征:多见于育龄期女性,主要表现为月经稀发、闭经或不规则阴道出血,同时伴有多毛、痤疮、肥胖等症状,是由于体内雄激素水平升高,排卵障碍等引起内分泌紊乱,可通过激素测定及超声检查等明确诊断。
5.损伤及异物
外伤:如骑跨伤等导致阴道壁损伤,可引起阴道出血,多有明确外伤史,伴有局部疼痛等表现。
异物残留:阴道内遗留异物,如避孕环移位等,可刺激阴道黏膜,引起阴道出血,有异物遗留史。
三、其他原因
1.全身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可影响凝血功能,导致阴道出血,同时伴有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等其他部位出血表现;肝脏疾病导致肝功能异常,影响凝血因子合成,也可出现阴道出血情况。不同全身性疾病对阴道出血的影响机制不同,需结合全身症状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