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微脑震荡是头部受轻度外力致大脑在颅腔晃动,引发神经功能紊乱等,常见于运动、日常意外等情况,有意识障碍、近事遗忘等临床表现,通过神经系统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综合诊断,处理需注意不同年龄段休息、症状观察及饮食等方面以促进恢复。
一、轻微脑震荡的形成机制
轻微脑震荡通常是头部受到轻度外力作用后引起的一种轻度脑损伤。当头部遭受比如从较低处跌落、被较轻物体轻撞头部等外力时,头颅会发生瞬间的加速或减速运动,导致大脑在颅腔内晃动,使得神经细胞功能紊乱以及神经传导发生短暂障碍。这种外力作用会干扰大脑正常的生理活动,引发一系列短暂的神经功能异常表现。
二、常见导致轻微脑震荡的情况
1.运动相关情况
青少年运动:在青少年参与的篮球、足球等运动中,若发生身体碰撞,头部受到撞击可能引发轻微脑震荡。例如在篮球比赛中,球员之间的身体对抗导致头部被撞击,就有一定几率出现轻微脑震荡。对于青少年来说,由于其颅骨相对较软,大脑在颅腔内的缓冲空间相对有限,更容易因外力作用出现脑震荡情况。
成年人运动:成年人进行登山、滑雪等运动时,若意外摔倒头部着地,也可能导致轻微脑震荡。比如滑雪者在高速滑行过程中不慎摔倒,头部撞击到地面或其他物体,就可能引发轻微脑震荡。成年人虽然颅骨相对坚硬,但剧烈的外力作用仍可能造成大脑的短暂晃动而引发脑震荡。
2.日常意外情况
老年人日常活动:老年人由于平衡能力相对较差,在日常生活中如起身时不慎跌倒、被门槛绊倒等,头部着地容易发生轻微脑震荡。因为老年人骨骼韧性下降,大脑缓冲能力也不如年轻人,所以头部受到较轻外力就可能出现脑震荡。
儿童日常玩耍:儿童在玩耍过程中,如从沙发上跌落、与其他小朋友打闹时头部被碰撞等,也可能导致轻微脑震荡。儿童头部相对较大且较重,在活动中头部受到外力时更容易引发大脑的晃动而出现脑震荡情况。例如儿童从矮处跳下时头部先着地,就可能引发轻微脑震荡。
三、轻微脑震荡的临床表现及特点
1.意识障碍:受伤后可能会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一般持续时间较短,通常不超过30分钟。比如有的患者在头部受伤后,会有几秒钟到十几秒钟的意识不清,但很快就能恢复清醒。
2.近事遗忘:对受伤当时的情况以及受伤前后一段时间的事情不能回忆,但对往事记忆清晰。例如患者能清楚记得受伤前一天发生的事情,但对于受伤时如何受伤以及受伤前后几分钟内的事情无法回忆。
3.其他症状: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耳鸣、失眠、烦躁等症状。这些症状一般在受伤后短期内出现,且程度相对较轻,经过休息等处理后可能会逐渐缓解,但也有部分患者症状会持续一段时间。比如有的患者会持续头痛几天,然后逐渐减轻;有的患者会有持续几天的头晕症状等。
四、轻微脑震荡的医学检查及诊断
1.神经系统检查: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包括检查患者的神志、瞳孔、肌力、肌张力、反射等情况。例如检查患者的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是否正常,检查患者四肢的肌力是否正常、肌肉张力是否在正常范围等。通过这些检查来初步判断患者神经系统是否存在异常。
2.影像学检查:一般会进行头颅CT检查,头颅CT可以排除颅内是否有出血、骨折等严重情况。虽然轻微脑震荡患者头颅CT通常无明显异常,但这是排除其他严重颅脑损伤的必要检查。例如通过头颅CT可以清晰看到颅骨是否有骨折、颅内是否有血肿等情况,如果头颅CT结果正常,结合患者的症状等情况可以考虑轻微脑震荡的诊断。
3.临床表现综合判断:医生会综合患者的受伤史、临床表现以及相关检查结果来进行诊断。如果患者有明确的头部轻度外伤史,出现了上述意识障碍、近事遗忘以及相应的头痛、头晕等症状,且头颅CT等检查排除了其他严重颅脑损伤,就可以考虑轻微脑震荡的诊断。
五、轻微脑震荡的处理及恢复注意事项
1.休息
儿童:儿童发生轻微脑震荡后需要严格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充足的休息有助于大脑功能的恢复。一般建议儿童在受伤后的1-2周内尽量减少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如避免奔跑、跳绳等。
成年人:成年人也需要适当休息,受伤后的1-2天内最好卧床休息,减少脑力和体力活动。例如避免长时间看电视、使用电脑等,让大脑有足够的时间恢复。
老年人:老年人轻微脑震荡后休息更为重要,需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休息环境要安静舒适。建议老年人在受伤后至少休息1周,避免外出活动,防止再次摔倒等情况发生。
2.症状观察
各年龄段:无论哪个年龄段的患者,都需要密切观察自身症状的变化。如果头痛、头晕等症状加重,或者出现呕吐频繁、意识不清、抽搐等新的症状,需要及时就医。例如儿童如果在休息后头痛不仅没有减轻反而加重,或者出现呕吐,就需要立即带孩子就医;老年人如果头晕症状持续不缓解甚至加重,伴有呕吐等情况,也需要尽快就诊。
3.饮食注意
儿童:儿童发生轻微脑震荡后,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新鲜蔬菜水果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保证孩子营养充足以促进身体恢复。
成年人:成年人应保持清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适当摄入蛋白质,如瘦肉、鱼类等,避免饮酒和食用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身体不适或影响大脑恢复。
老年人:老年人饮食要清淡易消化,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可多吃一些富含钙、维生素的食物,如豆制品、奶制品、坚果等,同时要注意控制盐分和脂肪的摄入,预防高血压等疾病,利于身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