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性流产是同一性伴侣连续发生3次及3次以上自然流产,判断要点包括流产次数(需连续3次及以上自然流产,年龄是影响概率的背景因素)、流产发生时间特点(早期流产常见与胚胎染色体等有关,晚期流产常见与子宫解剖结构等有关),相关检查有夫妻双方染色体、女方内分泌(黄体功能、甲状腺功能)、子宫解剖结构(B超、子宫输卵管造影或宫腔镜)、免疫因素(自身抗体、封闭抗体)检查,特殊人群如高龄女性、有过子宫手术史女性、有免疫性疾病史女性需分别注意相应事项。
一、习惯性流产的定义
习惯性流产是指同一性伴侣连续发生3次及3次以上的自然流产。
二、判断习惯性流产的相关要点
(一)流产次数
1.次数标准:需满足同一性伴侣连续发生3次及3次以上自然流产,这是判断习惯性流产的关键数量指标。例如,若女性与同一伴侣先后发生了4次自然流产,就符合习惯性流产在次数上的基本判定条件。
2.年龄因素影响:不同年龄段女性发生习惯性流产的风险可能存在差异,但次数标准是基于连续3次及以上自然流产这一核心,年龄只是可能影响流产发生概率的一个背景因素,并不改变次数判定的核心标准。比如,高龄孕妇(年龄≥35岁)发生自然流产的概率相对较高,但只要满足连续3次及以上自然流产的次数条件,就可考虑为习惯性流产,只是高龄可能会增加这种流产倾向的发生几率。
(二)流产发生时间特点
1.早期流产特点:习惯性流产中早期流产较为常见,早期流产一般指发生在妊娠12周以前的流产。早期习惯性流产可能与胚胎染色体异常、免疫因素、黄体功能不全等有关。例如,胚胎染色体异常是导致早期习惯性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约50%-60%的早期自然流产是由于胚胎染色体异常引起,而如果是反复发生早期习惯性流产,就需要重点排查胚胎染色体等相关因素。
2.晚期流产特点:晚期流产则是指发生在妊娠12周以后的流产,晚期习惯性流产可能与子宫解剖结构异常(如子宫畸形,像纵隔子宫等)、宫颈机能不全等有关。比如,宫颈机能不全可导致妊娠中晚期胎儿排出,出现晚期习惯性流产,这类患者往往有妊娠中晚期无痛性宫颈扩张、胎儿排出的病史。
(三)相关检查辅助判断
1.夫妻双方染色体检查:染色体异常是导致习惯性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夫妻双方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若发现染色体平衡易位、罗氏易位等异常情况,提示有较高的习惯性流产风险。例如,平衡易位携带者自身表型正常,但生育时会增加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概率,从而导致习惯性流产的发生。
2.女方内分泌检查
黄体功能不全检查:通过检测孕激素水平等,若黄体期孕激素水平低于正常范围,提示黄体功能不全,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分泌不良,影响胚胎着床和发育,增加习惯性流产风险。一般在月经周期第22-24天检测孕激素水平,若低于相应孕周的正常水平,则考虑黄体功能不全。
甲状腺功能检查:甲状腺功能异常,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均可影响妊娠结局。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导致代谢率降低,影响胚胎的生长发育;甲状腺功能亢进则可能引起孕妇体内激素水平紊乱等,增加习惯性流产的发生几率。需要检测甲状腺激素(如TSH、FT3、FT4等)水平来判断甲状腺功能状态。
3.子宫解剖结构检查
B超检查:通过超声检查可了解子宫形态,是否存在子宫畸形(如纵隔子宫、双角子宫等)、子宫肌瘤、宫腔粘连等情况。例如,纵隔子宫会影响宫腔内环境,干扰胚胎着床和发育,增加习惯性流产的风险。
子宫输卵管造影或宫腔镜检查:对于怀疑有子宫腔病变的情况,子宫输卵管造影或宫腔镜检查能更直观地观察子宫腔内部结构,明确是否存在宫腔粘连、子宫内膜息肉等病变,这些病变都可能与习惯性流产相关。
4.免疫因素检查
自身抗体检查:如抗心磷脂抗体、狼疮抗凝物等自身抗体阳性,可能导致胎盘血管血栓形成,影响胎盘血供,从而引发习惯性流产。检测抗心磷脂抗体等自身抗体有助于判断免疫因素对习惯性流产的影响。
封闭抗体检查:封闭抗体缺乏可能导致母体免疫系统对胚胎产生排斥反应,从而引起习惯性流产。通过检测封闭抗体水平来评估免疫因素在习惯性流产发生中的作用。
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一)高龄女性
高龄女性(年龄≥35岁)发生习惯性流产的风险相对较高,除了按照上述常规检查全面排查原因外,还应更加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在备孕前应进行更全面的孕前检查,包括更细致的染色体检查、内分泌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潜在问题并及时干预。同时,在孕期要加强产检,密切监测胎儿发育情况,因为高龄孕妇发生胎儿染色体异常等问题的概率更高,需要更严格的孕期监测来保障妊娠安全。
(二)有过子宫手术史的女性
既往有过子宫手术史(如剖宫产、子宫肌瘤剔除术等)的女性,发生习惯性流产的风险可能增加,因为子宫手术可能导致子宫解剖结构改变,如宫腔粘连、子宫瘢痕等情况。这类女性在备孕前应进行详细的子宫解剖结构检查,如宫腔镜检查等,明确子宫内环境情况,备孕过程中要加强孕期监测,密切观察子宫状况,尤其是在妊娠中晚期要警惕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相关的风险,如子宫破裂等情况的发生。
(三)有免疫性疾病史的女性
本身患有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的女性,发生习惯性流产的概率较高。这类女性在计划妊娠前需要在风湿免疫科等多学科医生的共同评估下进行治疗和备孕规划,在孕期要密切监测免疫指标,并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免疫调节治疗,以降低习惯性流产的发生风险,同时要加强对胎儿的监测,因为免疫性疾病可能会通过影响胎盘功能等对胎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