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会引发关节症状和全身症状。关节症状包括晨僵(任何年龄段可出现,中老年、女性、长期重体力劳动等人群有特点)、关节疼痛与肿胀(多对称持续,不同年龄段、性别、生活方式患者表现有差异)、关节畸形(晚期出现,与炎症破坏有关,不同年龄段、性别、治疗情况患者畸形情况不同)。全身症状有发热(部分患者有,不同年龄段、性别、生活方式患者发热情况有别)、乏力(与炎症消耗等有关,不同年龄段、性别、生活方式患者乏力表现不同)、体重减轻(病情活动期明显,不同年龄段、性别、生活方式患者体重减轻情况各异)。
一、关节症状
1.晨僵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常出现晨僵现象,一般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具有临床意义。晨僵是指关节部位在早晨起床后出现的僵硬感,活动后可逐渐缓解。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关节滑膜炎症导致的滑液增加、关节周围组织水肿等有关。年龄方面,任何年龄段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都可能出现晨僵,但中老年人群相对更易受其影响,这与随着年龄增长关节退变基础上易出现炎症反应有关。女性患者可能因雌激素等内分泌因素影响,晨僵表现可能相对更为明显,因为雌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关节滑膜的炎症状态。生活方式上,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关节活动较少的人群,晨僵可能更严重,因为关节长期处于相对固定状态易诱发滑膜炎症加重。有类风湿关节炎家族病史的人群,自身免疫易感性较高,晨僵出现的概率和程度可能相对更高。
2.关节疼痛与肿胀
多呈对称性、持续性疼痛,但程度个体差异较大。疼痛部位常见于手、腕、足等小关节,随后可累及膝关节、肘关节等大关节。关节肿胀是由于关节滑膜增生、关节腔积液、周围软组织炎症水肿等原因引起。在年龄方面,儿童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疼痛肿胀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儿童可能更易出现大关节受累为主的情况,且可能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中老年患者关节疼痛肿胀可能与关节退变基础上的类风湿炎症叠加有关,退变的关节软骨等结构在炎症刺激下疼痛肿胀更明显。女性患者在月经周期等内分泌变化时,关节疼痛肿胀可能会有一定波动,因为内分泌变化会影响关节滑膜的炎症反应。生活方式中,过度使用关节、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环境等会加重关节疼痛肿胀,比如长期在空调房间工作且关节暴露较多的人群,关节受寒冷刺激后炎症反应加重,疼痛肿胀更明显。有类风湿关节炎病史且病情控制不佳的患者,关节疼痛肿胀会反复出现且逐渐加重,关节破坏风险增加。
3.关节畸形
晚期患者可出现关节畸形,常见的有手指的尺侧偏斜、天鹅颈样畸形、纽扣花状畸形,膝关节的内翻或外翻畸形等。关节畸形是由于长期的炎症破坏关节软骨、韧带、肌腱等结构,导致关节正常结构丧失,进而出现关节形态改变。年龄较小的患者如果类风湿关节炎控制不佳,关节畸形出现的时间可能相对较早,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关节结构易受炎症破坏影响正常发育;中老年患者关节畸形是在长期慢性炎症基础上,关节退变和炎症破坏共同作用的结果,畸形一旦形成会严重影响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女性患者由于激素等因素影响,关节炎症反应相对更易导致结构破坏,从而增加关节畸形发生风险。生活方式中,没有及时规范治疗的患者,关节畸形进展更快,因为缺乏有效的治疗控制炎症,关节持续受到破坏。有类风湿关节炎家族史且发病较早的患者,自身免疫异常更严重,关节畸形发生概率相对更高。
二、全身症状
1.发热
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可为低热或中等度热,少数患者可为高热。发热机制与炎症因子释放有关,如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等炎症因子参与机体的发热反应。年龄方面,儿童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发热较为常见,且高热比例可能相对较高,因为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炎症反应更易引发全身发热;成年患者发热多为中低热。女性患者在月经前后等特殊时期,由于内分泌变化可能影响体温调节,发热情况可能有一定变化,但总体与炎症活动程度相关。生活方式中,过度劳累、睡眠不足等会降低机体免疫力,使炎症反应加重,从而可能导致发热更明显;有类风湿关节炎病史且病情活动度高的患者,发热更易出现且持续时间可能较长。
2.乏力
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这与炎症消耗机体能量、贫血等因素有关。贫血是导致乏力的常见原因之一,炎症状态下机体造血微环境改变,红细胞生成减少等可引起贫血。年龄较大的患者由于基础身体机能下降,乏力感可能更明显,因为其身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弱,炎症带来的能量消耗等影响更易体现;儿童患者乏力可能相对不典型,但病情活动时也会出现精神不振等类似乏力表现。女性患者在生理期等失血情况时,若合并类风湿关节炎的贫血,乏力会更显著,因为本身有失血因素叠加炎症导致的贫血。生活方式中,缺乏运动、营养不良的患者,乏力情况会加重,因为运动不足会使身体机能进一步下降,营养不良无法为机体提供足够能量来对抗炎症。有类风湿关节炎且合并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乏力会更为严重,多种疾病因素共同作用使机体处于更虚弱状态。
3.体重减轻
由于慢性炎症消耗机体能量,患者可出现体重减轻。如果类风湿关节炎病情处于活动期,体重减轻可能更明显。年龄较轻的患者如果体重减轻明显,可能会影响生长发育,因为机体处于高消耗状态,营养物质不能满足生长需求;中老年患者体重减轻会进一步加重身体虚弱,影响生活自理能力等。女性患者在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体重减轻,可能会因外貌变化等产生心理压力,进而影响疾病的心理-生理互动,导致病情可能进一步波动。生活方式中,饮食不均衡、摄入营养不足的患者,体重减轻会更严重,因为本身营养摄入不能满足炎症消耗需求。有类风湿关节炎且合并消化系统受累等情况的患者,体重减轻更为突出,消化系统受累影响营养吸收,加剧了体重减轻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