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出血原因多样,分生理性(如月经、排卵期出血)和病理性(妊娠相关疾病、妇科疾病等)。应对时要一般处理(休息、观察出血),及时就医评估(按就诊时机检查),再据病因处理。不同人群有注意事项,青春期、育龄期、绝经后女性阴道出血各有特点,出现阴道出血需重视,及时就医以保健康。
一、阴道出血的常见原因及初步判断
(一)生理性原因
1.月经:女性正常月经周期一般为21~35天,经期2~8天,经量20~60ml。这是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引起的出血,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不同年龄、生活方式正常的女性月经情况会有一定个体差异,比如青春期女性月经初潮后可能月经周期不规律,随着身体发育会逐渐趋于规律;育龄期有正常性生活的女性需注意与妊娠相关情况鉴别。
2.排卵期出血:一般发生在下次月经前14天左右,出血量少,常为点滴状,持续时间短,1~3天左右。部分女性在排卵期由于雌激素水平短暂下降,导致子宫内膜少量脱落而引起出血,生活方式规律、内分泌稳定的女性相对更易出现较规律的排卵期出血情况。
(二)病理性原因
1.妊娠相关疾病
先兆流产:多见于育龄期有停经史的女性,可能与胚胎染色体异常、母体内分泌异常(如黄体功能不全等)、免疫因素等有关,表现为阴道少量出血,常伴有下腹部隐痛或胀痛。
异位妊娠:常见于输卵管妊娠,多有停经史,阴道出血一般量少,呈点滴状,色暗红或深褐,常伴有腹痛,腹痛多为一侧下腹部隐痛或酸胀感,若发生破裂则会出现一侧下腹部撕裂样疼痛,同时伴有腹腔内出血的表现,如头晕、乏力等,有性生活且未采取有效避孕措施的育龄期女性需高度警惕。
胎盘因素:如前置胎盘,多见于多次流产、剖宫产等子宫有手术史的女性,妊娠中晚期出现无诱因、无痛性阴道出血,出血量可多可少;胎盘早剥多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外伤等高危因素,表现为阴道出血,常伴有腹痛,腹痛程度与胎盘早剥的类型有关,轻型以阴道出血为主,重型可出现持续性腹痛、腰酸、腰痛等。
2.妇科疾病
子宫肌瘤:多见于30~50岁女性,主要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也可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还可伴有下腹包块、白带增多等症状,其发生发展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等因素相关,长期的阴道出血可能导致贫血等并发症。
子宫内膜息肉: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女性,主要症状为经间期出血、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阴道出血,息肉较大或数量较多时可能影响受孕等,通过超声等检查可辅助诊断。
宫颈病变:如宫颈息肉,常表现为接触性出血,多在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出现少量阴道出血;宫颈癌早期也可出现接触性出血,中晚期则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甚至大量出血,有性生活的女性应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如TCT和HPV检测)。
子宫内膜癌:多见于绝经后女性,表现为绝经后阴道出血,量一般不多,尚未绝经者可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紊乱,发病与雌激素长期刺激子宫内膜等因素有关。
二、应对阴道出血的建议
(一)一般处理
1.休息:出现阴道出血时,无论何种原因,都应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减少活动量,以降低因活动导致出血增多的风险。对于妊娠期女性,休息更为重要,不同妊娠期的女性休息要求略有不同,如孕早期需避免过度劳累,孕中晚期要注意休息姿势等。
2.观察出血情况:密切观察阴道出血的量、颜色、持续时间以及是否伴有腹痛等其他症状。记录每次出血的大概量,比如用卫生护垫或卫生巾的使用情况来大致估计;注意出血颜色,鲜红色出血可能提示出血速度较快或部位较靠近阴道等,暗红色或褐色出血可能提示出血时间较长,在宫腔或阴道内停留较久后排出;记录出血持续时间以及是否有腹痛等伴随症状,这些信息对于医生判断病情很重要。
(二)及时就医评估
1.就诊时机:如果阴道出血量大,如超过平时月经量,或出血持续时间长,超过7天仍未停止,或伴有严重腹痛、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对于妊娠期女性,出现阴道出血无论量多少都应尽快就医,因为妊娠相关出血可能危及母婴生命安全。
2.就医检查
妇科检查:医生会进行妇科双合诊或三合诊等检查,了解外阴、阴道、宫颈、子宫及附件的情况,初步判断出血来源。
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可了解是否有贫血及贫血程度;妊娠相关检查(如血HCG、尿妊娠试验等)有助于判断是否妊娠及妊娠相关疾病;性激素六项检查可了解女性内分泌情况,对于月经紊乱等相关阴道出血有一定诊断价值。
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是常用的方法,可了解子宫及附件的形态、结构,有无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异位妊娠等情况;对于盆腔内病变等还可能需要进行CT或MRI检查等。
(三)根据病因的相应处理
1.生理性原因相关处理
月经:一般无需特殊处理,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卫生,勤换卫生巾,避免性生活及盆浴等,注意休息和保暖即可。
排卵期出血:若出血量少,持续时间短,不影响日常生活,可暂观察,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因为精神因素可能影响内分泌进而加重排卵期出血情况。
2.病理性原因相关处理
妊娠相关疾病
先兆流产: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如黄体功能不全者可补充孕激素等,同时严格休息,密切观察胚胎发育情况。
异位妊娠:根据病情可选择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药物治疗适用于病情稳定、妊娠囊未破裂等情况,手术治疗则用于异位妊娠破裂等急重症情况。
胎盘因素:前置胎盘需根据孕周、出血量等情况进行期待治疗或终止妊娠等处理;胎盘早剥则需及时终止妊娠,以挽救母婴生命。
妇科疾病
子宫肌瘤:根据肌瘤大小、症状、生育需求等综合考虑治疗方案,如肌瘤较小、无症状可定期复查;若症状明显,可考虑药物治疗(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等)或手术治疗(如肌瘤剔除术、子宫切除术等)。
子宫内膜息肉:一般需行宫腔镜下息肉摘除术等手术治疗,术后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及随访。
宫颈病变:宫颈息肉需行息肉摘除术;宫颈癌则需根据临床分期采取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案。
子宫内膜癌: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根据病情辅以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
三、特殊人群阴道出血的注意事项
(一)青春期女性
青春期女性阴道出血需特别注意,可能与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有关。要关注其月经初潮后的月经情况,若出现月经紊乱、大量出血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因为长期大量阴道出血可能导致贫血等并发症,影响身体发育。同时,要给予心理支持,因为青春期女性可能对月经相关问题存在紧张、焦虑等情绪,这些情绪可能进一步影响内分泌,加重阴道出血情况。
(二)育龄期女性
育龄期女性有性生活,出现阴道出血首先要排除妊娠相关疾病。在就医时要详细告知医生性生活情况、月经史等信息。若为妊娠相关疾病导致的阴道出血,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相应处理,同时要注意自身心理调节,因为妊娠相关情况可能给女性带来较大心理压力,而不良情绪可能对妊娠预后产生一定影响。
(三)绝经后女性
绝经后女性出现阴道出血是异常情况,高度警惕子宫内膜癌等恶性肿瘤的可能。要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因为绝经后女性阴道出血可能隐藏着严重的妇科疾病,且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各方面机能下降,疾病进展可能较快,所以需要尽快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治疗。
总之,阴道出血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出现阴道出血情况应引起重视,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及时就医是关键,以确保自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