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和痛风虽都会引发关节问题,但在诸多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比如发病机制、症状表现、检查指标等。
1.发病机制
类风湿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误伤”自身关节滑膜,引发慢性炎症,导致关节破坏。痛风则是嘌呤代谢异常,使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及周围组织,诱发炎症。
2.症状表现
类风湿多呈对称性、持续性发作,常见于手腕、手指等小关节,早期有晨僵,活动后稍缓解,随着病情发展,关节会逐渐变形、功能丧失。痛风发作往往突然,多在夜间,以第一跖趾关节最为常见,关节红肿热痛剧烈,疼痛如刀割或咬噬样,通常在1-2周内自行缓解。
3.检查指标
类风湿患者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等自身抗体常呈阳性;痛风患者血尿酸水平升高,关节液或痛风石中可检测到尿酸盐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