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多数情况下预后良好,轻症患儿通过规范治疗多能在一周内康复,但重症病例需及时干预以降低风险。
轻症手足口病以手、足、口腔等部位皮疹或疱疹为主要表现,可能伴随低热或无发热。治疗以缓解症状为主,如口腔疼痛时使用金霉素、西瓜霜等药物涂抹患处,发热时采用物理降温或遵医嘱服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多数患儿在1周内可痊愈,且无后遗症。
重症手足口病多见于婴幼儿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并发脑炎、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表现为持续高热、精神萎靡、呼吸急促等症状。此时需住院治疗,通过控制颅内压、改善心肺功能等综合措施抢救生命。虽然重症病例治疗难度较大,但及时干预仍可显著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若患儿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精神差、呕吐、肢体抖动或呼吸急促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治疗期间应严格隔离,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