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萎缩一旦发生,通常难以完全恢复。
牙龈萎缩主要是由于牙周组织长期受到炎症刺激、刷牙方式不当、牙齿排列不齐、年龄增长等因素导致牙龈向根方退缩,暴露牙根部分。这些因素会破坏牙龈附着的牙槽骨,而牙槽骨一旦吸收,牙龈便失去了支撑,很难重新生长到原来的位置。轻度牙龈萎缩若能及时去除病因,如改善刷牙习惯、治疗牙周炎、调整咬合创伤等,可减缓或停止萎缩进程,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但已退缩的牙龈组织无法逆转,只能通过治疗维持现状,避免牙根暴露引发牙齿敏感、松动等问题。
若发现牙龈退缩明显,或伴有牙龈红肿、出血、牙齿敏感、口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牙周检查评估病情,采取洁治、刮治等牙周治疗控制炎症,并给出针对性的护理建议。早期干预能有效阻止牙龈继续萎缩,保护牙齿健康,避免因延误治疗导致牙齿松动甚至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