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骨质增生,即颈椎骨质增生,是颈椎因长期劳损、退变或外伤引发的骨性增生物形成,属于颈椎退行性病变的一种表现。
其本质是颈椎关节软骨磨损后,机体为稳定关节而代偿性形成的骨刺(骨赘),多见于中老年人,但长期低头、伏案工作等不良姿势也可能加速其发生。颈部骨质增生常累及颈椎椎体边缘、关节突或钩椎关节,可能压迫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或椎动脉,引发颈肩部疼痛、僵硬,上肢麻木、无力,甚至头晕、恶心(椎动脉型颈椎病)或行走不稳(脊髓型颈椎病)。部分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
治疗以缓解症状、预防进展为主,轻度患者可通过调整姿势、颈部功能锻炼(如米字操)、物理治疗(热敷、牵引)改善;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等非甾体抗炎药镇痛;若骨刺压迫神经或脊髓,需手术解除压迫。日常需避免长时间低头,选择合适的枕头,以延缓颈椎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