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敷法是中医治疗骨关节炎的常用外治法,通过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达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的效果。具体方法包括选药、选择贴敷部位、注意时间与频率等。
1.选药
根据症状选药。若关节冷痛、遇寒加重,可选用含附子、细辛等温热性药物的膏药,如狗皮膏,能温经散寒。若关节红肿热痛,多属热痹,可选用含有黄柏、大黄等清热药物的贴剂,以清热通络。
2.选择贴敷部位
找准疼痛部位,一般将膏药或贴剂直接贴在关节疼痛最明显处。如膝关节骨关节炎,可贴在内外膝眼、血海等穴位周围;髋关节骨关节炎,则贴在腹股沟中点及臀部压痛点。
3.注意时间与频率
贴敷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每次贴6-8小时,避免皮肤过敏。症状较轻者,每周贴2-3次;症状严重者,可每日贴1次,但需密切观察皮肤反应。
使用贴敷法前,要清洁贴敷部位皮肤,若有破损、感染或过敏,不宜贴敷。贴敷后若出现皮肤瘙痒、红肿、起疹等过敏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