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和风湿性关节炎虽然名字相似,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存在多方面的区别,比如病因方面、症状特点、发病人群、治疗方式等。
1.病因方面
风湿性关节炎主要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感染后身体产生免疫反应,进而累及关节;类风湿关节炎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与遗传、环境、免疫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有关,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2.症状特点
风湿性关节炎常表现为游走性、多发性大关节炎,以膝、踝、肘、腕等大关节为主,局部出现红、肿、热、痛,但很少出现关节畸形;类风湿关节炎多为对称性、持续性小关节炎,常见于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等,关节疼痛、肿胀明显,晚期可出现关节畸形和强直,导致功能丧失。
3.发病人群
风湿性关节炎主要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类风湿关节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30-50岁女性多见。
4.治疗方式
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以清除链球菌感染为主;类风湿关节炎则需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比如甲氨蝶呤,来控制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