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通常在6-12个月时逐渐具备睡整夜觉的能力,但个体差异显著,受喂养方式、睡眠习惯等因素影响。
3-6个月时,部分宝宝开始形成昼夜节律,夜间连续睡眠时间可延长至4-6小时。若家长通过建立固定睡前程序(如洗澡、抚触、轻声哄睡)、营造黑暗安静的睡眠环境,并避免夜间过度干预(如立即换尿布或喂奶),可帮助宝宝逐渐适应整夜睡眠。但母乳宝宝因消化更快,可能仍需1-2次夜奶。
6个月后,多数宝宝能通过添加辅食增加饱腹感,且神经系统发育更完善,夜间觉醒次数减少。此时可尝试逐步戒断夜奶,通过轻拍、哼唱等方式安抚而非直接喂奶,帮助宝宝学会自主接觉。若1岁后仍频繁夜醒,需排查是否因睡眠环境不适、身体不适或心理依赖导致。
若宝宝夜间频繁哭闹伴发热、呕吐、呼吸急促或异常扭动,需警惕中耳炎、肠绞痛等疾病;若长期睡眠不足影响生长发育(如体重增长缓慢、精神萎靡),或伴随打鼾、张口呼吸等呼吸问题,应及时就诊儿科或儿童睡眠门诊,排查过敏、腺样体肥大等病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