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和风湿关节炎区别有病因不同、症状差异、受累人群不同、治疗方向不同等。
1.病因不同
类风湿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错误攻击关节滑膜,引发慢性炎症,与遗传、环境(如吸烟、感染)等因素相关。风湿关节炎(通常指风湿热相关关节炎)则由链球菌感染后免疫反应导致,属于感染后免疫反应性疾病。
2.症状差异
类风湿以对称性小关节受累为主(如双手近端指间关节、腕关节),晨僵明显(持续1小时以上),关节肿胀呈梭形,后期可致畸形、功能丧失,常伴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风湿关节炎多为游走性大关节肿痛(如膝、踝、肘关节),疼痛剧烈但持续时间短(通常1-2周),愈后不留畸形,且常伴心脏炎、环形红斑等风湿热表现。
3.受累人群不同
类风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30-50岁女性多见;风湿关节炎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5-15岁为高发年龄。
4.治疗方向不同
类风湿需长期使用甲氨蝶呤控制病情;风湿关节炎以抗感染和抗炎止痛为主,常用药物有阿莫西林、布洛芬等,愈后通常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