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区别体现在病因与病理、症状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方向。
1.病因与病理
骨性关节炎属退行性病变,与年龄增长、关节劳损、肥胖等因素相关,以关节软骨磨损、骨质增生为特征;类风湿性关节炎则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攻击关节滑膜,引发慢性炎症,导致滑膜增生、软骨及骨破坏。
2.症状特点
骨性关节炎多累及负重关节(如膝、髋、脊柱)或远端指间关节,疼痛与活动相关,休息后缓解,晨僵短暂(<30分钟),晚期可出现关节肿大、骨赘形成;类风湿性关节炎常对称性累及小关节(如腕、掌指、近端指间关节),疼痛持续且活动后可能加重,晨僵明显(>1小时),晚期易致关节畸形。
3.实验室检查
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通常正常,类风湿因子阴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则常伴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阳性,炎症指标升高。
4.治疗方向
骨性关节炎以止痛、保护软骨、改善功能为主,严重者需关节置换;类风湿性关节炎需长期使用甲氨蝶呤控制免疫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