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是否为痛风可从多个方面综合考量,包括典型症状表现、发作特点、病史与诱因、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1.典型症状表现
痛风常在夜间或清晨突发关节剧痛,以第一跖趾关节(大脚趾根部)最为常见,也可累及踝、膝、腕等关节。疼痛呈刀割样、撕裂样,关节局部迅速出现红、肿、热、痛,活动受限,这种急性发作症状通常在数小时至1-2天内达到高峰。
2.发作特点
痛风发作具有自限性,即使不治疗,一般也会在1-2周内自行缓解,但会反复发作,且发作间隔时间逐渐缩短,受累关节逐渐增多。
3.病史与诱因
询问患者是否有高嘌呤饮食、剧烈运动、受寒、劳累、外伤等诱发因素,以及是否有痛风家族史。
4.实验室检查
血尿酸检测是重要依据,多数痛风患者血尿酸水平升高,但部分患者在急性发作期血尿酸可能正常。关节液穿刺检查若发现尿酸盐结晶,可确诊痛风。
5.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在早期可能无明显异常,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关节软骨破坏、骨质侵蚀等表现;超声和双能CT检查能更早期发现尿酸盐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