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和风湿区别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病因机制、症状特点、检查指标、治疗方式等。
1.病因机制
痛风是代谢性疾病,因嘌呤代谢紊乱,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及周围组织,引发炎症反应。风湿涵盖多种疾病,常见风湿性关节炎,主要由链球菌感染后,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累及关节。
2.症状特点
痛风发作突然,多在夜间,关节剧痛难忍,常见于第一跖趾关节,局部红肿热痛明显,一般1-2周可自行缓解,但易反复发作。风湿性关节炎多累及大关节,如膝、踝、肘等,呈游走性疼痛,即一个关节症状缓解后,另一个关节又出现疼痛,且很少遗留关节畸形。
3.检查指标
痛风患者血尿酸水平通常升高,关节液中可发现尿酸盐结晶。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可能升高,提示近期有链球菌感染,同时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也会升高。
4.治疗方式
痛风以降尿酸、控制急性发作为主,常用药物包括苯溴马隆、塞来昔布等;风湿性关节炎则需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抗生素消除感染,配合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药物缓解疼痛。药物应遵医嘱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