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的临床表现通常包括急性关节炎发作、关节红肿热痛、痛风石形成、慢性关节损害、肾脏病变表现等。
1.急性关节炎发作
痛风最常见首发症状为突发性关节剧痛,多在夜间或凌晨发作,常见于第一跖趾关节(大脚趾根部),也可累及踝、膝、腕等关节。疼痛呈刀割样或撕裂样,伴关节红肿、发热和触痛,通常持续数天至两周后自行缓解。
2.关节红肿热痛
受累关节局部皮肤发红、肿胀,皮温升高,触痛明显,活动受限。急性期症状常在24小时内达到高峰,患者因疼痛难以忍受而无法行走或触碰患处。
3.痛风石形成
长期高尿酸血症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于软组织,形成皮下结节(痛风石),常见于耳廓、关节周围、肘部或跟腱等部位。痛风石可逐渐增大,破溃后排出白色粉状物,易继发感染。
4.慢性关节损害
反复急性发作未规范治疗者,可发展为慢性痛风性关节炎,表现为关节持续疼痛、僵硬、畸形,活动能力下降,甚至导致关节破坏和残疾。
5.肾脏病变表现
尿酸盐结晶沉积于肾脏可引发肾结石(腰痛、血尿)或慢性尿酸性肾病(夜尿增多、蛋白尿),严重者导致肾功能不全,表现为水肿、高血压、乏力等症状。
出现突发关节剧痛、红肿或疑似痛风石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血尿酸检测、关节超声或双能CT检查。确诊后需遵医嘱长期管理,避免高嘌呤饮食、饮酒,定期监测尿酸水平,预防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