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与风湿性关节炎的区别包括疾病本质不同、并发症表现不同、发病年龄差异、病程特点不同等。
1.疾病本质不同
风湿性关节炎是感染后的急性炎症反应,属于全身性结缔组织病,炎症主要侵犯关节滑膜表层,不会破坏关节软骨和骨质;类风湿性关节炎是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复合物沉积在关节滑膜,引发滑膜增生、炎症侵蚀,逐渐破坏软骨和骨组织,属于破坏性关节炎。
2.并发症表现不同
风湿性关节炎易累及心脏,引发风湿性心脏病(如心肌炎、心内膜炎),还可能出现皮下结节、环形红斑等皮肤表现;类风湿性关节炎除关节外,可累及肺部(如肺间质纤维化)、血液系统(如贫血)、神经系统(如周围神经病变),并发症与免疫复合物沉积的全身性影响相关。
3.发病年龄差异
风湿性关节炎多见于5-15岁儿童和青少年,成年后发病较少,常有链球菌感染前驱史(如咽炎、扁桃体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高发于30-50岁中年女性,发病与年龄增长、激素变化及环境诱因(如吸烟)关联更密切,儿童发病罕见。
4.病程特点不同
风湿性关节炎病程较短,多为急性发作,经治疗后数周内可缓解,复发与再次链球菌感染相关,呈间歇性发作;类风湿性关节炎是慢性进行性病程,若不干预会持续进展,即使症状缓解,炎症仍可能隐匿发展,导致关节损伤逐渐加重,病程常达数年甚至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