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骨折后的注意事项有严格固定保护、控制早期活动、重视伤口与皮肤护理、调整饮食、警惕异常症状等。

1.严格固定保护
骨折后需遵医嘱使用石膏或支具固定,避免擅自拆除或调整,防止骨折移位。固定期间保持踝关节中立位,睡觉时可垫高手部,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2.控制早期活动
骨折初期(通常4-6周)避免负重行走,可借助拐杖或轮椅移动,防止骨折端受力。拆除固定后,需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进行踝关节活动,从被动活动过渡到主动锻炼,避免过度屈伸。
3.重视伤口与皮肤护理
若为开放性骨折或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换药,观察伤口是否红肿、渗液,预防感染。石膏固定者需留意皮肤是否瘙痒、起疹,出现异常及时就医调整。
4.调整饮食
增加富含蛋白质、钙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鱼虾、牛奶、新鲜蔬果等,有助于骨痂生长。避免辛辣、油腻食物,以防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和伤口愈合。
5.警惕异常症状
若出现踝关节剧烈疼痛、肿胀持续加重、皮肤苍白或麻木、发热等情况,可能提示血液循环障碍或感染,需立即就医,避免延误病情。恢复期定期复查X线,监测骨折愈合进度。
踝关节骨折的恢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做好上述措施,才能为骨折愈合创造良好条件,降低后遗症风险,帮助踝关节尽快恢复正常功能。在此期间,务必遵循专业医生的指导,定期复诊,根据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