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炎导致手腕痛的原因包括过度使用与劳损、外伤、感染、先天性因素、内分泌及代谢因素等。
1.过度使用与劳损
长期、反复地进行手部和腕部活动,如频繁打字、使用鼠标、弹奏乐器、做家务(如洗衣、擦地)等。这种过度使用会使肌腱在腱鞘内反复摩擦,引发腱鞘的炎症反应。
2.外伤
手腕部遭受直接的撞击、扭伤等外伤,可能损伤腱鞘和肌腱。例如,运动时不慎摔倒,用手撑地,或者手腕被重物砸伤。外伤可能破坏腱鞘的结构,引起局部出血、炎症,最终导致腱鞘炎和手腕疼痛。
3.感染
虽然相对少见,但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也可能波及腱鞘,引发炎症。比如,手腕部皮肤破损后,细菌侵入,沿着腱鞘蔓延,引起化脓性腱鞘炎。感染会导致腱鞘内出现炎症渗出,压力增高,刺激周围神经,产生疼痛。此外,全身性感染疾病,如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等累及手腕部腱鞘时,也会出现类似症状。
4.先天性因素
部分人存在先天性腱鞘发育异常,腱鞘可能较为狭窄或肌腱与腱鞘的配合不佳。这种情况下,即使正常的手部活动,肌腱在腱鞘内滑动时也相对困难,更容易产生摩擦,从而增加腱鞘炎的发病风险,导致手腕疼痛。
5.内分泌及代谢因素
孕妇、产后女性以及患有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内分泌疾病的人群,体内激素水平或代谢状态的改变,可能影响腱鞘内的微环境。例如,孕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导致组织水肿,腱鞘内压力升高;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会影响神经和血管功能,使腱鞘营养供应受到影响,容易引发炎症,进而出现手腕疼痛症状。
若出现手腕疼痛,尽量先采用非药物治疗方法,如热敷、按摩等,避免随意用药,以免影响乳汁质量,对婴儿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