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理疗的方法有热敷、冷敷、电疗等。
1.热敷
利用温热作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一般可采用热水袋或热毛巾热敷,温度控制在40-50℃,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皮肤敏感度高,热敷时需密切关注温度,避免烫伤;有糖尿病等血管病变病史的人群,因皮肤感觉异常,也需谨慎使用热敷,防止烫伤后不易察觉导致严重后果。
2.冷敷
适用于急性颈椎损伤、局部肿胀疼痛明显时,通过降低局部组织温度,减轻肿胀和疼痛。可使用冰袋包裹毛巾后敷于颈部,每次10-15分钟,每天3-4次。儿童冷敷时时间不宜过长,且要防止冰袋直接接触皮肤;有血液循环不良病史的人群使用冷敷需谨慎,避免因局部血管过度收缩加重缺血情况。
3.电疗
低频电疗包括感应电、间动电等,可通过电流刺激神经肌肉,引起肌肉收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一般每次治疗20-30分钟,每周3-5次。对于老年患者,由于神经肌肉功能可能有所减退,治疗时需注意电流强度的调节,以患者能耐受且有肌肉收缩感为宜;有心脏起搏器等电子植入设备的患者禁用低频电疗,防止电流干扰设备正常工作。
中频电疗常用干扰电、调制中频电等,能更深层地刺激组织,具有镇痛、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治疗时间同样为20-30分钟,每周3-5次。妊娠期女性进行中频电疗需谨慎,应在医生评估后确定是否适合,因为电刺激可能对胎儿产生一定影响;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也不宜使用中频电疗,避免加重出血风险。
高频电疗如超短波、微波等,可改善深部组织的血液循环,消炎消肿。超短波治疗一般每次15-20分钟,微波治疗每次10-15分钟,每周3-5次。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禁用高频电疗,因为高频电可能促进肿瘤细胞的活跃;体质虚弱、极度疲劳者使用高频电疗需权衡利弊,防止过度消耗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