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口腔炎的护理措施包括口腔护理、饮食护理、疼痛护理、发热护理等。
一、口腔护理
1.清洁口腔
每日用生理盐水或儿童专用口腔清洁液为患儿清洁口腔,年龄较小无法配合漱口的患儿,可使用棉球或纱布蘸取适量清洁液轻轻擦拭口腔黏膜、牙龈、舌头等部位。
2.注意观察
在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口腔黏膜的变化,如溃疡面的大小、颜色、有无渗血等,以及患儿的疼痛反应。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生。
二、饮食护理
1.调整饮食结构
给予患儿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羹、米粥、软面条等,保证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有助于口腔黏膜的修复。
2.合理安排进食时间
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避免患儿一次进食过多,加重胃肠负担。同时,注意进食时间与口腔护理时间的间隔,一般在口腔护理后半小时再进食,以免食物残留影响口腔清洁效果。
3.保证水分摄入
鼓励患儿多饮水,以保持口腔湿润,促进毒素排出。可以让患儿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也可适当饮用鲜榨果汁,但要注意避免果汁过酸刺激口腔。
三、疼痛护理
1.分散注意力
通过讲故事、玩游戏、看动画片等方式分散患儿的注意力,减轻其对口腔疼痛的关注。
2.药物止痛
若患儿口腔疼痛较为严重,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止痛药物。
四、发热护理
1.监测体温
定时测量患儿体温,一般每4小时测量一次。密切观察患儿的发热程度及伴随症状,如有无寒战、出汗等。
2.物理降温
当患儿体温低于38.5℃时,可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如用温水擦拭患儿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或使用退热贴。
3.药物降温
当患儿体温超过38.5℃,或伴有明显不适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退热药物。
此外,由于口腔疼痛和不适,患儿可能会出现烦躁、哭闹、拒食等情绪反应。家长和护理人员要给予患儿更多的关爱和耐心,用温和的语言安慰患儿,让其感受到安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