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咳嗽的原因有呼吸道感染引发咳嗽、过敏或哮喘导致气道高反应、胃食管反流刺激咽喉、异物吸入气道、环境刺激或习惯性咳嗽、先天性结构异常或疾病等。
1、呼吸道感染引发咳嗽
小儿咳嗽常见的原因是呼吸道感染,包括普通感冒、流感或支气管炎。病毒或细菌侵袭呼吸道黏膜,引发炎症反应,刺激咳嗽中枢产生保护性咳嗽,以清除分泌物或病原体。此类咳嗽多伴发热、流涕、咽痛等症状,病程通常1-2周。
2、过敏或哮喘导致气道高反应
接触尘螨、花粉、动物毛发等过敏原后,敏感儿童可能出现过敏性咳嗽或哮喘。气道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引发刺激性干咳或喘息,夜间或运动后加重。若咳嗽持续超过4周且无感染迹象,需警惕过敏或哮喘可能。
3、胃食管反流刺激咽喉
婴幼儿胃食管功能未发育完善,平躺时胃内容物可能反流至咽喉,刺激黏膜引发咳嗽。此类咳嗽多发生于进食后或夜间平卧时,可能伴吐奶、嗳气或吞咽困难,调整喂养姿势(如半卧位)可缓解症状。
4、异物吸入气道
3岁以下儿童因吞咽协调性差,易误吸小玩具、食物(如花生、果冻)等异物进入气道。突发剧烈呛咳、呼吸困难、面色青紫是典型表现,若异物未完全阻塞气道,可能转为慢性咳嗽,需立即通过海姆立克法急救并就医。
5、环境刺激或习惯性咳嗽
干燥空气、冷空气、烟雾或化学气味可刺激呼吸道黏膜,引发反射性咳嗽。此外,部分儿童可能因心理因素(如焦虑、紧张)出现习惯性干咳,需排除器质性疾病后通过行为干预改善。
6、先天性结构异常或疾病
先天性气管狭窄、喉软化症或囊性纤维化等疾病,可能导致反复慢性咳嗽。此类咳嗽多伴随其他症状,如喉喘鸣、反复肺炎或生长发育迟缓,需通过支气管镜、基因检测等手段确诊。
若咳嗽伴高热、呼吸急促(>40次/分)、口唇发绀、精神萎靡或痰中带血,需立即就医,排查肺炎、哮喘急性发作或异物吸入等危急情况。日常需保持室内湿度,避免接触过敏原,定期接种流感疫苗。若咳嗽持续超过2周无好转,建议完善胸片、肺功能等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