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检查判断淋巴结肿大需看短径是否≥10mm、长径与短径比值是否≥2及皮质厚度等结构改变情况,CT检查短径超10mm且形态异常可判定,儿童正常短径相对略大,≤15mm无结构异常可动态观察,≥10mm伴结构改变需警惕感染,老年人结合病史,有恶性肿瘤史且短径≥10mm形态异常需防转移,无明确病史则关注结构变化必要时活检。
一、超声检查判断标准
1.短径测量:正常淋巴结短径一般小于5mm,当超声检查发现淋巴结短径≥10mm时,可初步考虑为淋巴结肿大。此外,还需结合长径与短径的比值,正常淋巴结长径/短径通常<2,若该比值≥2,也提示淋巴结可能异常。
2.结构改变:观察淋巴结皮质厚度,正常皮质厚度较薄,若皮质增厚且髓质消失、淋巴门结构不清等,也支持淋巴结肿大的判断,可能提示存在炎症、感染或肿瘤等病变。
二、CT检查判断标准
1.短径阈值:CT扫描中,淋巴结短径超过10mm可判定为淋巴结肿大。同时需关注淋巴结的形态,如是否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缘是否规则等,不规则边缘、融合等形态改变也提示可能存在病理性因素。
三、特殊人群考虑
儿童: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正常淋巴结短径可能相对略大于成人标准,一般短径≤15mm且无结构异常时可动态观察,但若短径≥10mm且伴有结构改变(如皮质增厚、淋巴门消失等),需警惕感染等情况,必要时进一步检查。
老年人:需结合病史综合判断,若既往有恶性肿瘤病史,出现淋巴结短径≥10mm且形态异常,需高度警惕肿瘤转移可能;若无明确病史,也应关注淋巴结结构变化,必要时通过活检等明确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