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卵巢多囊样改变不一定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激素水平等,其鹿特丹诊断标准是具备临床或生化雄激素过高、超声双侧卵巢多囊样改变、月经稀发或闭经等排卵障碍表现中两项,有双侧卵巢多囊样改变者若有相关症状或激素异常需排查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同人群出现双侧卵巢多囊样改变需关注不同情况及进行相应评估治疗等
双侧卵巢多囊样改变的超声表现:超声下双侧卵巢多囊样改变通常表现为一侧或双侧卵巢内卵泡数目≥12个,且直径在2-9mm之间。但单纯的双侧卵巢多囊样改变,若没有相关临床症状(如月经不调、不孕、多毛、痤疮等)以及激素水平异常(如雄激素升高、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比值异常等),不能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目前常用的是鹿特丹诊断标准,即具备以下三项中的两项:
临床或生化表现为雄激素过高(如血清睾酮升高、多毛等);
超声表现为双侧卵巢多囊样改变;
月经稀发或闭经等排卵障碍表现。
对于有双侧卵巢多囊样改变的人群,若存在相关临床症状或激素水平异常,需进一步排查是否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例如,年轻女性出现月经不调、多毛等情况,同时超声提示双侧卵巢多囊样改变,就需要检查性激素六项等指标来综合判断是否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对于儿童及青少年群体,若发现双侧卵巢多囊样改变,要密切关注其生长发育情况、月经情况等,因为青春期是内分泌变化较大的时期,需要排除病理性因素导致的双侧卵巢多囊样改变;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双侧卵巢多囊样改变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会影响受孕,需要进行针对性的评估和治疗;对于有代谢异常风险的人群,双侧卵巢多囊样改变可能与胰岛素抵抗等代谢问题相关,需要关注代谢指标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