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积液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多发生在女性月经期或排卵期量少且可随生理周期自行吸收,病理性包括盆腔炎性渗出因生殖系统炎症致炎性渗出积聚常伴相关症状、妇科急腹症中宫外孕破裂有停经史伴剧烈腹痛等、黄体破裂多在月经中期后有一侧下腹痛、盆腔恶性肿瘤因肿瘤渗出坏死致积液常伴消瘦腹胀等表现需进一步明确肿瘤性质。
一、生理性盆腔积液
生理性盆腔积液多发生在女性月经期或排卵期。女性月经期间,盆腔处于充血状态,部分渗出液会积聚在盆腔最低处(如直肠子宫陷凹),形成少量积液,一般量较少,多无明显不适症状,且会随生理周期自行吸收,通常无需特殊处理。此外,排卵期卵泡破裂后,卵泡液会流入盆腔,也可导致少量盆腔积液,这同样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多可自行消失。
二、病理性盆腔积液
(一)盆腔炎性渗出
当女性生殖系统发生炎症时,如盆腔炎,炎症刺激会使局部血管通透性增加,炎性渗出物积聚于盆腔,从而形成盆腔积液。盆腔炎常见于有不洁性生活史、多次宫腔操作史(如人工流产、清宫术等)的女性,常伴有下腹部疼痛、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二)妇科急腹症
1.宫外孕破裂:有停经史的育龄女性,若发生宫外孕(如输卵管妊娠),胚胎着床部位破裂出血,血液会积聚在盆腔,导致盆腔积液。此类情况多伴有剧烈腹痛、阴道不规则流血等表现,病情危急。
2.黄体破裂:多发生在月经中期后的女性,黄体囊肿破裂出血可引起盆腔积液,常表现为突然发作的一侧下腹部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
(三)盆腔恶性肿瘤
某些盆腔恶性肿瘤,如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肿瘤组织生长过程中会出现渗出、坏死等情况,进而导致盆腔积液。患者常伴有消瘦、腹胀、腹部包块等表现,需进一步通过相关检查明确肿瘤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