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蜂窝织炎是什么病毒
急性蜂窝织炎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致病菌有溶血性链球菌等感染途径为皮肤软组织受损或局部化脓性感染灶蔓延局部表现红、肿、热、痛等全身有发热等症状治疗是抗感染及局部相应处理儿童皮肤屏障弱病情进展快需密切观察用药谨慎老年人伴基础疾病需控基础病严格抗感染监测。
一、主要致病菌
急性蜂窝织炎的常见致病菌为溶血性链球菌,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也可由大肠埃希菌等其他细菌引起。溶血性链球菌可产生透明质酸酶、链激酶、链道酶等,能降解疏松结缔组织中的透明质酸、纤维蛋白和坏死组织,使炎症易于扩散;金黄色葡萄球菌则可产生血浆凝固酶等,可使感染局限化但也易引发扩散。
二、感染途径
多因皮肤或软组织受损后细菌侵入引发,如皮肤擦伤、割伤、昆虫叮咬等皮肤破损处,细菌易通过破损处侵入皮下组织引发感染;此外,局部化脓性感染灶蔓延也可导致急性蜂窝织炎,比如相邻的疖、痈等病灶向周围组织扩散。
三、临床表现
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病变部位与周围正常组织无明显界限,中央部位常因缺血发生坏死,若病变部位组织松弛,如眼睑、口唇等部位,肿胀往往较为明显;全身可出现发热、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病情严重时可出现脓毒血症表现。
四、治疗原则
主要是抗感染治疗,根据病情轻重及病原菌种类选择合适抗生素,如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可选用青霉素类抗生素等;局部需进行相应处理,早期可采用局部热敷、超短波等物理治疗促进炎症消退,若已形成脓肿则需切开引流。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皮肤屏障功能相对较弱,感染后病情进展可能较快,需密切观察体温、局部症状变化,及时就医,且用药需谨慎,优先考虑安全性高的治疗方案。
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机体抵抗力相对较低,感染后易加重基础疾病病情,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同时严格遵循抗感染治疗方案,密切监测感染控制情况及基础疾病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