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癣是皮肤癣菌侵犯足部引发的浅表真菌感染病,病原菌主要为皮肤癣菌经接触传播,易感因素有足部多汗、穿不透气鞋袜及皮肤屏障受损等,临床表现有水疱型(足底等出现深在水疱后干涸脱屑)、糜烂型(趾间浸渍发白伴糜烂瘙痒易继发感染)、鳞屑角化型(皮肤角质增厚粗糙脱屑冬季易皲裂疼痛),诊断靠临床表现结合真菌学检查(取皮损边缘鳞屑镜检或培养发现皮肤癣菌确诊),预防要保持足部清洁干燥、不共用个人物品及特殊人群如儿童、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者针对性注意。
一、定义
脚癣是由皮肤癣菌(如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侵犯足部皮肤引发的浅表真菌感染性疾病,属常见皮肤病范畴。
二、病因
1.病原菌:主要为皮肤癣菌,通过接触传播,常见传播途径包括使用公共浴池、拖鞋、毛巾等。
2.易感因素:足部多汗、穿着不透气鞋袜、足部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如糖尿病患者足部皮肤易受影响)等均易诱发脚癣。
三、临床表现
1.水疱型:足底或侧缘出现深在性水疱,疱液清澈,周围无明显红晕,数日后水疱干涸脱屑。
2.糜烂型:趾间皮肤浸渍发白,去除白皮后基底鲜红糜烂,伴瘙痒,易继发细菌感染。
3.鳞屑角化型:足底、足缘、足跟部皮肤角质增厚、粗糙、脱屑,冬季易发生皲裂、疼痛。
四、诊断
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结合真菌学检查确诊,如取皮损边缘鳞屑进行镜检或培养,若发现皮肤癣菌则可明确诊断。
五、预防措施
1.保持足部清洁干燥:勤换鞋袜,选择透气鞋袜,每天清洗足部并擦干。
2.避免接触传染:不共用拖鞋、毛巾等个人物品,不去卫生条件差的公共浴池、游泳池等场所。
3.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应选择温和、适合儿童皮肤的清洁用品,保持足部干爽,家长需监督其避免搔抓足部,防止感染扩散。
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密切关注足部皮肤状况,若有皮肤破损及时处理,预防感染加重。
免疫力低下人群:更需注重个人卫生,加强皮肤护理,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