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典型症状为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闷痛紧缩感可向左肩左臂内侧颈部下颌等部位放射持续数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酯类可缓解因冠脉粥样硬化致供血不足;老年患者症状不典型可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糖尿病患者常有无痛性心肌缺血仅现心悸胸闷乏力等,女性患者症状相对不典型可现牙痛咽痛肩背痛等;部分患者有无症状心肌缺血无明显症状但检查有心肌缺血证据有心血管事件风险与痛觉阈值神经调节等有关。
一、典型症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典型症状多表现为胸痛,通常发生在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性质常为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可向左肩、左臂内侧、颈部、下颌等部位放射,一般持续3~5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等硝酸酯类药物后可缓解。这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心肌供血不足时引发缺血缺氧,刺激神经产生疼痛信号。
二、不典型症状
1.特殊人群表现差异
老年患者:可能症状不典型,如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易被误认为消化系统疾病,需注意鉴别。这是因为老年患者痛觉敏感性下降,且心血管系统与消化系统神经传导存在一定交叉,导致症状表现不典型。
糖尿病患者:常出现无痛性心肌缺血,症状隐匿,可能仅表现为心悸、胸闷、乏力等,易被忽视。这与糖尿病神经病变导致痛觉神经受损有关,使得患者对心肌缺血引起的疼痛感知不明显。
女性患者:症状相对不典型,除胸痛外,还可能表现为牙痛、咽痛、肩背痛等,易被误诊为口腔科、骨科疾病等。女性激素水平等生理因素可能影响疼痛的感知和传导。
三、无症状心肌缺血
部分冠心病患者可无明显临床症状,但通过心电图等检查可发现心肌缺血的证据,称为无症状心肌缺血。这类患者同样存在心血管事件风险,需引起重视,因其可能在无明显预警的情况下突发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血管事件。其发生机制与患者个体的痛觉阈值、神经调节等因素有关,即使心肌缺血,也可能因神经传导异常等原因不产生明显疼痛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