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阴道炎会反复发作,约5%-10%女性会出现复发性情况,原因包括病原体持续存在、宿主因素(年龄、生活方式、基础疾病)、再次感染,需规范化个体化治疗预防,如复发性要延长疗程监测,患者要保持良好习惯、控制基础疾病等,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病原体持续存在:假丝酵母菌是条件致病菌,当阴道局部环境改变时易大量繁殖致病,部分患者治疗不彻底,体内仍有少量病原体存活,在适宜条件下可再次大量繁殖引发炎症复发。比如患者在症状稍有缓解时就自行停药,未完成整个疗程的规范治疗,导致病原体未被完全清除。
宿主因素
年龄:育龄女性由于激素水平变化等原因,相对更容易受假丝酵母菌影响,且不同年龄段激素水平差异会影响阴道内环境稳定性,比如青春期女性和围绝经期女性激素水平波动较大,可能增加复发风险。
生活方式: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经常穿紧身化纤内裤、肥胖等都可能影响阴道局部微生态。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会破坏阴道内正常菌群平衡,使假丝酵母菌过度生长;紧身化纤内裤会导致阴道局部温度和湿度升高,有利于假丝酵母菌繁殖;肥胖者阴道局部湿度增加,也为假丝酵母菌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基础疾病: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阴道内糖原含量升高,pH值改变,利于假丝酵母菌生长繁殖,从而增加霉菌性阴道炎复发的几率。例如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处于较高水平,阴道环境改变,容易反复发生霉菌性阴道炎。
再次感染:部分患者可能通过性接触再次感染假丝酵母菌,或者接触被污染的衣物、卫生用品等而再次发病。比如与携带假丝酵母菌的性伴侣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就可能再次感染致病。
对于霉菌性阴道炎反复发作的情况,需要进行规范化、个体化的治疗及预防。例如对于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通常需要延长治疗疗程,并在治疗后进行定期监测。同时,患者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控制基础疾病等,以降低复发的风险。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育龄女性要注意性生活卫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