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由破伤风梭菌经破损皮肤或黏膜侵入缺氧环境生长繁殖产痉挛毒素引发,有乏力头痛等前驱症状及肌强直性痉挛等典型症状,主要依典型临床表现诊断,预防包括及时正确处理伤口、主动接种破伤风类毒素及受伤后被动注射抗毒素等,儿童需按程序接种疫苗,孕妇孕期接种可降新生儿风险,其他人群依情况重视伤口处理与免疫预防。
一、定义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痉挛毒素而引起的一种特异性感染。
二、病因
破伤风梭菌是厌氧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如土壤、人和动物粪便中。该菌可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引发疾病。
三、临床表现
1.前驱症状:通常有乏力、头痛、咀嚼肌紧张、局部疼痛等,一般持续1~2天。
2.典型症状:出现肌强直性痉挛,依次累及咀嚼肌(导致牙关紧闭,即“苦笑面容”)、面肌、颈肌、背腹肌、四肢肌、膈肌等,表现为角弓反张、呼吸困难等,轻微刺激(如声、光等)可诱发痉挛发作。
四、诊断
主要依据典型临床表现诊断,实验室检查可见中性粒细胞增高,伤口厌氧菌培养可能发现破伤风梭菌,但阳性率较低,故临床多根据症状确诊。
五、预防
1.伤口处理:及时、正确处理伤口,清创、消毒伤口以消除厌氧环境。
2.主动免疫:通过接种破伤风类毒素使机体产生抗体,儿童常规接种含破伤风成分的疫苗,成人需定期加强免疫。
3.被动免疫:受伤后需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或人免疫球蛋白(TIG),尤其伤口污染严重、伤口深、受伤时间长等情况,以提供即时保护。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需严格按照免疫程序接种破伤风疫苗,确保免疫屏障建立,受伤后及时评估伤口并规范处理及免疫预防。
孕妇:孕期接种破伤风类毒素可使胎儿获得被动免疫,降低新生儿破伤风风险,受伤后按常规流程处理伤口和免疫预防。
其他人群:有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受伤后更需重视伤口处理及及时免疫预防,遵循专业医疗建议,确保预防措施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