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糜烂样改变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多因雌激素作用,无HPV感染时一般无特殊不良后果;病理性可能与宫颈病变相关,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病变重要危险因素,存在病理性宫颈糜烂且高危型HPV阳性需进一步检查,不同年龄人群有不同监测重点,有性生活女性应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
一、生理性宫颈糜烂与HPV的关系
生理性宫颈糜烂多发生在青春期、生育年龄妇女雌激素分泌旺盛者、口服避孕药或妊娠期,由于雌激素的作用,鳞柱交界部外移,宫颈局部呈糜烂样改变外观。此时如果没有HPV感染,一般不会有特殊的不良临床后果。因为生理性的宫颈糜烂样改变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主要是由于雌激素影响导致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与HPV感染并无直接关联。
二、病理性宫颈糜烂与HPV的关系
病理性宫颈糜烂可能与宫颈病变相关,而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引起宫颈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当发生病理性宫颈糜烂时,如存在高危型HPV感染,就增加了患宫颈上皮内瘤变甚至宫颈癌的风险。例如,高危型HPV的病毒基因会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干扰细胞正常的生长调控机制,从而导致宫颈细胞异常增生等病变过程,而此时宫颈局部可能呈现出类似糜烂的病理改变。如果在进行宫颈检查发现有宫颈糜烂样改变时,同时检测到高危型HPV阳性,就需要进一步进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等,以明确宫颈是否发生了病变。
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青春期女性由于生理特点,雌激素水平波动可能导致生理性宫颈糜烂样改变较多见,此时如果没有HPV感染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但要注意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监测;育龄期女性如果出现病理性宫颈糜烂样改变且合并HPV感染,需要更加密切监测;绝经后女性出现宫颈糜烂样改变则要警惕是否有其他病变,同时也需关注HPV感染情况。对于有性生活的女性,无论年龄大小,都应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包括HPV检测和TCT(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宫颈的异常情况,包括宫颈糜烂样改变相关的病变以及HPV感染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