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麻疹后要立即隔离休息,进行对症护理包括发热时物理或药物降温、皮肤保持清洁等,饮食要清淡易消化营养均衡,需密切观察病情防并发症,还应做好患者物品消毒及密切接触者观察预防传播。
一、隔离与休息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确诊后应立即隔离,避免病毒传播给他人。患者需保证充足休息,减少体力消耗,有助于身体恢复。对于儿童患者,要营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保证其睡眠时间,因为儿童在休息状态下更利于免疫系统对抗病毒。
二、对症护理
发热护理:若患者体温不超过38.5℃,优先采用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来降温。但要注意避免儿童着凉,擦拭时动作要轻柔。若体温超过38.5℃且患者出现不适,可考虑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退热,但需严格遵循年龄等因素限制,低龄儿童使用需谨慎评估。
皮肤护理:麻疹患者常伴有皮疹,要保持皮肤清洁,穿着宽松、柔软的衣物,避免摩擦皮疹部位。若皮疹瘙痒,可告知患者不要搔抓,防止皮肤破损继发感染。对于儿童患者,要剪短其指甲,必要时可给儿童带上手套,避免因搔抓导致皮肤损伤。
三、饮食调整
患者应进食清淡、易消化且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米粥、面条、新鲜蔬菜水果等,保证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摄入,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儿童患者的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可适当增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羹等,但要根据儿童年龄和消化能力合理调整食物质地和量。
四、密切观察病情
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变化,如体温、皮疹情况、咳嗽程度等。若患者出现呼吸急促、抽搐、嗜睡等症状,提示可能出现肺炎、脑炎等并发症,需立即就医。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格外留意其精神状态和呼吸等情况,因为儿童病情变化相对较快,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送医。
五、预防传播
患者使用过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如衣物、玩具等可通过阳光暴晒、煮沸等方式消毒。与患者密切接触的人员要注意观察自身健康状况,若出现发热、出疹等类似麻疹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接触史,以便早期诊断和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