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管腔阻塞的常见原因有淋巴滤泡增生(约占60%,儿童和青少年中相对多见)、粪石阻塞(约占35%,老年人及饮食中膳食纤维摄入过少者易发生)、异物、肿瘤等(较少见),管腔阻塞后阑尾腔内细菌繁殖增多并入侵引发炎症,免疫力较低人群、不良生活方式者及有肠道基础疾病病史者更易出现相关情况。
一、阑尾管腔阻塞
1.淋巴滤泡增生:这是最常见的原因,约占60%。阑尾黏膜下层有丰富的淋巴滤泡,当人体受到感染等刺激时,淋巴滤泡会增生,导致阑尾管腔阻塞。例如,上呼吸道感染等可引起阑尾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使管腔狭窄甚至梗阻。这种情况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相对多见,因为他们的淋巴系统较为活跃,对感染的反应更强烈。
2.粪石阻塞:约占35%。阑尾腔内可存在由粪便、钙盐等物质形成的粪石,当粪石较大或位置固定时,会阻塞阑尾管腔。老年人由于胃肠蠕动功能相对减弱,更容易发生粪石阻塞的情况。此外,饮食中膳食纤维摄入过少等不良生活方式也可能增加粪石形成的风险,从而诱发阑尾管腔阻塞。
3.异物、肿瘤等:较少见的原因包括阑尾腔内的异物(如蛔虫、寄生虫卵等)、阑尾本身的肿瘤(如阑尾黏液瘤等),这些情况会导致阑尾管腔机械性阻塞,进而引发阑尾炎。肿瘤导致的阻塞在中老年人中相对有一定的发病几率,而异物阻塞在卫生条件较差或有不良卫生习惯的人群中更易发生。
二、细菌入侵
当阑尾管腔阻塞后,阑尾腔内的细菌繁殖增多。阑尾腔原本就有多种细菌存在,如大肠杆菌、厌氧菌等。管腔阻塞后,细菌会在腔内大量繁殖,分泌内毒素和外毒素,损伤阑尾黏膜上皮,进而使细菌侵入阑尾肌层。细菌入侵后会引起阑尾的炎症反应。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在细菌入侵的易感性上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一般来说,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儿童、老年人、患有免疫缺陷疾病的人群等)更容易发生细菌入侵导致的阑尾感染。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长期熬夜、缺乏运动等会降低机体免疫力,增加细菌入侵引发阑尾炎的风险。有肠道基础疾病病史的人群,其肠道内环境相对不稳定,也更容易受到细菌入侵而引发阑尾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