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劳损是因多种因素致心肌长期高负荷引发损伤的病理状态,多与基础疾病相关,心电图常现ST段压低等异常改变且本质是心肌病理性改变,典型症状有胸闷(活动时加重休息可缓)、胸痛(部位多在胸骨后等,可放射,含硝酸甘油等可能缓解)、心悸(自觉心跳异常)、乏力(活动耐力降易疲惫),老年人症状不典型易现呼吸困难等,年轻人因不同情况表现有差异,部分年轻女性有非典型症状易被误诊需警惕。
一、心肌劳损的定义
心肌劳损是因各种因素致使心肌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引发心肌细胞损伤的一种病理状态。其发生多与基础疾病相关,如高血压可使心脏后负荷增加,冠心病会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心肌病则直接影响心肌本身结构与功能,进而在心电图检查中常表现为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等异常改变,本质是心肌组织出现病理性改变。
二、心肌劳损的症状
(一)典型症状
1.胸闷:患者常感觉胸部有压迫感或闷塞感,活动时因心肌耗氧量增加,胸闷症状可能加重,休息后部分可缓解。例如,冠心病患者在活动后可能出现胸骨后范围约手掌大小的闷痛伴胸闷。
2.胸痛:疼痛部位多在胸骨后、心前区等,疼痛性质可为压榨性、闷痛,有时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颈部、下颌等部位,疼痛持续时间不等,短则几分钟,长则数十分钟,若为心肌缺血导致的心肌劳损,含服硝酸甘油等药物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
3.心悸:患者自觉心跳过快、过强或节律不齐,可在安静状态下或活动后明显感觉到心跳异常。
4.乏力:全身疲倦、没力气,活动耐力下降,稍作活动就会感到疲惫不堪。
(二)不同人群表现差异
1.老年人:心肌劳损时症状可能不典型,除上述典型症状外,更易出现呼吸困难、头晕等表现,由于老年人机体反应相对迟钝,容易被忽视,需密切关注其身体异常变化。
2.年轻人:若因过度劳累、剧烈运动等引起的心肌劳损,休息后症状可能有所缓解,但如果本身存在基础心脏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等,症状可能更明显且持续不缓解;部分年轻女性心肌劳损患者可能表现出非典型症状,如肩背部酸痛、上腹部不适等,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需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