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中约有一定比例产妇会同时发现子宫肌瘤需据其大小部位性质决定处理方式,子宫肌瘤可致产后出血风险增加、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有剖宫产史者行肌瘤剔除需谨慎防子宫破裂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均需密切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量、预防感染,有剖宫产史合并肌瘤者孕期要加强产检、分娩方式综合考量且产后需关注子宫复旧等。
一、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的发现与处理
剖宫产手术中约0.5%-3.3%的产妇会同时发现子宫肌瘤,需根据肌瘤的大小、部位(如浆膜下、肌壁间等)、性质等决定处理方式。若为浆膜下肌瘤,可单纯行肌瘤剔除术;若为肌壁间肌瘤,需根据肌瘤与子宫切口的关系等选择剔除或暂时观察,如肌瘤不影响子宫收缩及切口愈合,可仅行剖宫产术,术后再评估肌瘤后续处理。
二、子宫肌瘤对剖宫产的影响
1.产后出血风险增加:较大的子宫肌瘤可能影响子宫收缩,导致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风险升高,临床需加强产后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量的监测。
2.子宫切口愈合不良:肌瘤部位的子宫肌层完整性被破坏,剖宫产切口在肌瘤周围区域愈合可能受影响,增加子宫切口裂开等风险。
三、剖宫产史对子宫肌瘤处理的影响
有剖宫产史的女性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时,子宫瘢痕处肌层相对薄弱,肌瘤剔除操作需格外谨慎。若肌瘤位于子宫瘢痕部位,剔除过程中易导致子宫破裂等严重并发症,术前需充分评估子宫瘢痕情况,术中操作应轻柔,密切监测子宫张力等。
四、术后管理要点
无论是剖宫产同时处理子宫肌瘤还是单纯剖宫产,均需密切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及阴道出血量,预防感染。对于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的患者,还需关注肌瘤剔除部位的愈合情况,术后定期复查超声等了解肌瘤剔除处及子宫恢复状况。
五、特殊人群考虑
对于有剖宫产史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孕期需加强产检,通过超声监测子宫瘢痕处肌层厚度及肌瘤变化情况,评估子宫破裂风险。分娩方式的选择需综合考虑肌瘤情况、子宫瘢痕状态等多因素,充分与患者沟通不同分娩方式的风险与获益。在产后康复阶段,需关注患者子宫恢复及身体整体状况,给予个性化的康复指导,尤其注意有剖宫产史及肌瘤处理史患者的子宫复旧情况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