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阴道炎主要由假丝酵母菌引起,其引起原因包括阴道内环境改变(激素水平变化使阴道内糖原增加、长期用广谱抗生素破坏菌群平衡,糖尿病、长期服避孕药致阴道pH值改变)、机体免疫力下降(全身性疾病致免疫低下、局部穿紧身化纤内裤、不注意卫生致局部免疫力降低)、外源感染(共用物品、接触污染衣物等接触感染源)
阴道内环境改变
激素水平变化:女性在孕期时,体内雌激素水平显著升高,雌激素能促进阴道上皮细胞糖原合成,使得阴道内糖原含量增加,为假丝酵母菌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从而容易引发霉菌性阴道炎;另外,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的女性,抗生素会抑制阴道内乳酸杆菌的生长,破坏了阴道内正常的菌群平衡,阴道内环境改变,假丝酵母菌就会大量繁殖,导致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生。例如,有研究发现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的女性,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未使用抗生素的女性。
阴道pH值改变:正常阴道内pH值维持在3.8~4.4之间,呈弱酸性环境,这种环境不利于假丝酵母菌生长。当女性患有糖尿病时,血糖升高会导致阴道内pH值改变,有利于假丝酵母菌生长繁殖,进而引发霉菌性阴道炎;另外,长期服用避孕药的女性,也可能会影响阴道内的pH值,增加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病风险。
机体免疫力下降
全身性疾病影响:患有艾滋病等免疫系统疾病的女性,机体免疫力严重低下,对病原体的抵御能力减弱,假丝酵母菌容易趁机大量繁殖,引发霉菌性阴道炎;另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如器官移植后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其机体免疫力受到抑制,也容易患霉菌性阴道炎。
局部免疫力降低:一些局部因素也可能导致阴道局部免疫力降低,从而引发霉菌性阴道炎。比如,长期穿紧身化纤内裤,会使阴道局部温度和湿度增加,不利于阴道的透气,容易滋生假丝酵母菌;再者,不注意个人卫生,外阴清洁不到位,也会增加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病几率。
外源感染
接触感染源:与患有霉菌性阴道炎的患者共用毛巾、浴盆等物品,可能会接触到假丝酵母菌而被感染;另外,接触被假丝酵母菌污染的衣物等,也有可能引起感染。例如,在公共浴室使用了被污染的毛巾,就有感染霉菌性阴道炎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