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瘤手术指征为影响外观、压迫周围组织或高度怀疑恶变时可考虑切除,手术方式是局部浸润麻醉下完整切除术,术前需完善常规及影像学检查、向患者告知相关情况并清洁皮肤等,术后要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儿童手术需谨慎评估,老年人要控制基础疾病,女性孕期哺乳期需权衡手术对自身及胎儿婴儿的影响。
一、手术指征
当脂肪瘤出现影响外观、压迫周围组织(如导致局部胀痛、活动受限等)或经影像学等检查高度怀疑有恶变倾向时,即使脓肿未形成也可考虑手术切除。例如,脂肪瘤体积较大(直径通常>5cm)且持续增大,或位于重要解剖结构附近可能产生压迫症状时,需评估手术必要性。
二、手术方式
一般采用局部浸润麻醉下的脂肪瘤完整切除术。手术步骤为:首先确定脂肪瘤位置并标记切口,沿皮纹方向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钝性或锐性分离脂肪瘤周围组织,完整剥离瘤体后缝合切口。需注意操作中要尽量避免瘤体破裂,以防肿瘤细胞残留增加复发风险。
三、术前准备
1.检查评估: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常规检查,以及局部超声等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脂肪瘤位置、大小及与周围组织关系。
2.患者准备:告知患者手术目的、风险及可能的并发症,签署知情同意书;术前需清洁手术区域皮肤,女性患者若脂肪瘤位于乳房附近,需注意避开生理期等特殊时期。
四、术后注意事项
1.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遵医嘱定期换药,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一般术后7~10天拆线。
2.活动限制:术后短期内避免剧烈运动及患部过度活动,防止伤口裂开或影响愈合。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脂肪瘤手术需谨慎,因儿童身体处于发育阶段,需充分评估手术对生长发育的潜在影响,若脂肪瘤无明显不适,可优先观察,必要时经儿科及外科多学科评估后再决定是否手术。
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手术前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确保血压、血糖等指标稳定在适宜手术的范围,术后需加强对基础疾病的监测及伤口愈合情况的观察。
女性:孕期女性行脂肪瘤手术需权衡手术对胎儿的影响,哺乳期女性手术需考虑麻醉药物及伤口恢复对哺乳的可能影响,必要时暂停哺乳并采取合理的回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