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皮肤真菌感染由皮肤癣菌等真菌侵犯皮肤角质层等部位引起,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皮肤多汗等为易感因素,不同部位有相应表现,可通过真菌镜检和培养诊断,主要用抗真菌药治疗需足疗程,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等预防,儿童用温和药、孕妇谨慎用药、糖尿病患者需控血糖等。
一、定义
急性皮肤真菌感染是由皮肤癣菌等真菌侵犯皮肤角质层、毛发、甲板等部位引起的急性皮肤感染性疾病,常见病原菌包括毛癣菌属、小孢子菌属等。
二、病因
1.病原体传播: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如与患者或患病动物接触)或间接接触(如共用毛巾、拖鞋等)传播。
2.易感因素:皮肤多汗、潮湿、免疫力低下(如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皮肤外伤等均增加感染风险。
三、临床表现
1.不同部位表现
足癣:多表现为足底、趾间水疱、糜烂、脱屑,伴瘙痒,严重时可继发细菌感染出现红肿、渗液。
体癣:常表现为环形或多环形红斑,边缘隆起、有鳞屑,中央趋于消退。
头癣:儿童多见,可出现头皮红斑、丘疹、断发、鳞屑等,伴不同程度瘙痒。
甲癣:甲板浑浊、增厚、变色、变脆等。
四、诊断
1.真菌镜检:取皮损鳞屑、毛发或甲屑等标本,镜下可见真菌菌丝或孢子,是初步诊断的重要依据。
2.真菌培养:可确定病原菌种类,为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
五、治疗
主要采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包括外用抗真菌药(如克霉唑、特比萘芬等)及必要时的系统抗真菌药(需遵医嘱),治疗需足疗程以防止复发。
六、预防
1.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换洗衣物、鞋袜,避免足部长期处于潮湿环境。
2.避免接触传染源:不与患者或患病动物密切接触,不共用个人物品。
3.增强免疫力:健康饮食、适度运动,维持良好生活方式,对于免疫力低下人群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皮肤娇嫩,应优先选择温和的外用抗真菌药物,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用药时需注意避免药物接触眼部等敏感部位,且需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2.孕妇:孕妇用药需谨慎,外用抗真菌药物相对安全,但系统抗真菌药可能对胎儿有影响,需经医生评估后谨慎使用。
3.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易并发皮肤真菌感染且不易控制,需积极控制血糖,同时规范治疗皮肤感染,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足部受伤。